(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2023年3月财政数据的背后:财政发力推升内需,关注财政货币配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一季度财政数据出炉,财政支出维持高增,为稳增长、稳就业贡献重要力量。结合2023年财政预算报告,我们重点提示关注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产业政策引领我国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将逐步形成产业政策驱动财政、货币协同发力的政策格局,我们提示重点关注中国特色的财政货币配合新机制:1、再贷款资金继续强化支持制造业;2、、PSL为新市民公共基础设施及新基建提供资金支持。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内需回升,收入改善
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全国税收收入51707亿元,同比下降1.4%;非税收入10634亿元,同比增长10.9%。1-3月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2.2%、-22.2%、9.3%和-4.4%。
内需渐进企稳带动财政收入回升。3月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当月同比增长5.5%,较1-2月的-1.2%环比有一定回升,核心在于内需渐进企稳回暖,一季度,实际GDP增速达到4.5%,略超市场预期,其中社零同比增长5.8%,体现了疫后消费活力释放和促消费政策的双重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长8.4%,整体来看,疫后经济动能修复,内需逐步企稳带动了财政收入的持续改善,单月5.5%的财政收入增速也高于一季度名义GDP同比增速。
剔除特殊因素,财政收入持续环比修复。根据财政部新闻发布会披露,影响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的特殊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部分2021年末收入在2022年初入库,抬高基数,拉低2023年收入增幅。二是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在2023年入库和部分税收错期入库,拉高2023年收入增幅。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后,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3%,1、2、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4%、6%,财政收入呈回稳向上态势。
结构层面,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表现较好,我们认为背后原因在于,本轮疫后修复,居民受收入预期不稳和就业质量不高的影响,消费能力及意愿受限,超额储蓄也得以形成,企业部门相对受益更多,商务活动和企业经营的显著回暖,酒饮出行、复工开工等高频数据已有反映,有助于流转税及企业所得税的回升。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支出强度维持较高,三保、基建支出较强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915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7240亿元,同比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675亿元,同比增长6.9%。结构来看,社保就业、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和城乡社区支出进度较快,1-3月支出分别达到了预算安排的31.2%、26.5%、26.2%和25.3%,均高于同期整体支出进度。
政策积极定调,财政前置发力。结合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决策层明确2023年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支出强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23年一季度财政支出增速达到6.8%,高于5.6%的预算目标,其中1-2月财政支出进度达到了14.9%历史最高水平。我们认为,财政支出前置落实政策要求,符合预期,在经济逐步回升过程中,财政率先发力旨在发挥引领和杠杆作用,借以带动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为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回升至4.5%、3月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3%贡献重要力量。
支出结构延续疫后特征。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来看,支出进度较快的是社保就业和卫生健康,分别达到31.2%和26.5%,城乡社区和教育紧随其后,达到26.2和25.3%,其他领域的支出进度落后于整体支出进度。我们认为,2023年开年的支出结构与过去三年较为接近,三重压力下政府“兜牢三保”的任务较重,保持较大规模的社保就业支出有较强必要性,2023年财政预算安排超10万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及大规模财政直达机制,目的也是在保障基层财力。卫生健康支出较多符合疫情及疫情应对的相关花费,预计随着疫情因素扰动逐步下降,卫生健康的支出增速可能逐步放缓。交通运输和城乡社区是预算内基建的重要投资领域,这两项支出增速较快,与一季度8.8%的基建投资(不含电力)也相互匹配,互相佐证。
政府性基金:卖地收入仍弱,专项债发行较快
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825亿元,同比下降21.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728亿元,同比下降27%。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066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1-3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12800亿元,同比下降17.1%。
卖地收入仍弱,专项债发行较快。2023年1-3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保持低迷特征,一方面房地产市场还未回升至常态水平、仍处于修复进程,一系列呵护需求、补充流动性、稳定预期和权益补充的政策措施有序进行,年初至今房地产销售及价格已有一定修复特征,后续土地市场有望回暖带动卖地收入回升。另一方面源于卖地收入是分期支付,不论是去年房企买地的尾款还是当前的土地成交“首付”,整体上均表现的相对较弱,预计卖地收入仍将承压一段时间,后续随着房地产市场平稳向好发展带动土地市场的整体回暖,卖地收入有望渐进回升。政府性基金支出相对较慢主要受卖地收入低迷拖累,1-3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形成的支出同比-17.1%已有体现。
在卖地较弱的背景下,新增专项债发行保持较快水平,至截至4月中旬新增专项债行已经发行1.55万亿元,发行速率整体较快,主要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以及保障性安居住房等领域,根据我们测算有53%的新增专项债资金投向了狭义基建领域,成为推动投资的重要力量。此外,财政部在3月新闻发布会表示,为更好地促进专项债资金发挥稳经济大盘作用,将从三方面发力:1)督促资金使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2)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严禁将专项债券用于各类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3)将专项债券收支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范围,严禁“以拨代支”、“一拨了之”等行为,防止资金挪用。我们预计在卖地收入低迷的背景下,专项债集中加速发行有助于基建投资的持续高增。
产业政策驱动结构转型是未来主线,23年关注中国特色财政货币新机制
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依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体现为“告别房地产,拥抱制造业”,近年来,国家重大规划积极部署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财政预算报告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合理增加和优化支出上再下功夫,注重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协同发力,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我们认为,产业政策驱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但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财政收入不足、货币政策宽信用体量不够、经济增速承压等问题,核心解决之道在于财政货币的有效配合,未来将逐步形成产业政策驱动财政、货币协同发力的政策格局。
2023年货币政策精准发力,构建中国特色财政货币配合新机制。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我们认为2023年将进一步强化货币与财政的协调配合,与海外多个经济体央行直接购买国债为财政提供融资不同,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货币配合新机制”将体现为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准财政”属性,为实体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其中部分准财政工具在2022年已有体现,先后动用了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政策性银行金融工具等等。断我们判断2023年,“新机制”将侧重于以下两个领域:其一,再贷款资金继续强化支持制造业;其二,PSL资金放量、支持新市民公共基础设施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再贷款资金继续强化支持制造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重大规划积极部署制造业发展,我们继续提示“新制造稳增长”格局的开启。产业政策定调下,金融信贷政策也已积极引导资金定向支持,预计2023年进一步发力:1)通过再贷款资金投放继续强化对制造业的支持,2022年创设的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可能进一步增加额度,央行也可能创设更多细分领域再贷款工具,实现更加有效的精准滴灌;2)预计碳减排支持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其支持领域及金融机构存在扩围可能性;3)制造业中民营小微企业占比高,预计金融政策继续多措并举支持民营小微企业。
PSL为新市民公共基础设施及新基建提供资金支持。基建领域仍需“准财政”工具重点支持,我们预计2023年央行将继续增加PSL投放以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基建领域提供资金,专项建设基金作为资本金可能续期或常态化实施,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除传统的狭义基建外,我们认为发力方向将集中于两个领域,其一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学校、医院、体育设施等;其二为以能源、通信基础设施为典型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疫情变异冲击全球,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