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中国银行行业:存贷款定价机制详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优质小银行,建议在一季报业绩发布前后布局优质城农商行,如杭州银行、苏州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常熟银行等。
理由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介绍。2015年中国基本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为防止银行间无序的价格竞争,央行于2013年建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该自律机制明确规定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且其秘书处设在各地人民银行(工作人员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分为全国、省、市三级,不同利率适合的定价范围不同,且如存款利率上限,不同地方根据各自金融状况会有一定差别。
存款利率自律机制发展演变。各省市讨论本地的区域存款利率上限,具体根据银行类型和存款期限确定,以免存款利率太高冲击金融秩序。各省之间存在差异,整体上全国各地上限均为大行最低、股份制银行略高、城商行农商行最高。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的利率上限是由区域、银行种类、期限三因素决定的三维矩阵。2017年存款利率上限上调以防止经济过热——部分地区大行存款利率上限从不超过基准1.3倍上调至1.4倍,股份制银行由1.4倍上调至1.5倍,小银行由1.5倍上调至1.6倍。由于倍数上限主要影响利率更高的长端利率,小银行推行高利率业务造成居民存款定期化影响,且高息揽储不利于维护行业稳定,因此2021年进行改革,由过去的“基准利率×倍数”调整为“基准利率+基点”,变相降息。
2022年,利率上限的确定要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挂钩,长期来看有利于银行业稳定息差。我们认为最近市场消息“省份治理机制下某省份率先下调存款利率”大概率系谣言,原因首先存款利率自律机制政策传导方向应为全国至地方,其次LPR未发生变化、国债利率窄幅区间震荡,没有理由调降,逻辑上不成立。
按揭利率方面。其确定机制为各地方讨论出按揭利率下限,当地大行按照该下限执行,也有大行会稍微高一些,小银行根据当地市场的供需状况来做调整。五大国有银行按揭利率下限的调整更具有政策信号意义。
存贷款利率定价对商业银行息差波动的影响。贷款方面,商业银行期限较长的贷款,为降低风险会在合同里签浮动利率条款,浮动频率分为按年/季/月,其中按年浮动是最主流的;浮动时间点一般按照贷款发放日,或按照每年1月1日或者季度初的第一天。
因此LPR上调或下调时,不同银行所受的对息差影响的大小以及节奏存在差别。上市银行中5年期以上贷款占总资产比例大行最高,城农商行较低。LPR降息初期,贷款期限较短的小银行的贷款将更快到期重定价,息差影响相对较大,但后续每年1月1号或按贷款发放日重定价的时候,以长期限贷款为主的大银行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且持续时间更长。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大行受到去年LPR下降的影响较小银行更大。同时LPR调整过程当中,1年期调整多还是5年期调整多也需要注意。存款方面,存款利率一般不签浮动利率条款,以对冲存贷款期限不匹配的利率风险。
息差与行情。今年很多银行对息差的掌握为Q1压力最大,Q2一些小银行可能会相对平稳。银行整体是息差是顺周期的,如果LPR和国债利率上行,银行息差大概率扩大;如果下行,银行息差大概率收窄的,由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对冲击机制,息差收窄幅度只是市场利益和LPR降幅的一部分。观察历史银行息差数据和银行股股价走势,银行股大部分时候股价与息差走势是相反的,原因首先是利空出尽后行情走高,其次息差为严重滞后指标。
风险
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资产质量大幅恶化;金融监管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