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中国汽车:欧盟《净零工业法案》:对标《通胀削减法案》,不确定性增加但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影响有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3月16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以确保欧盟在清洁技术生产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确保欧盟绿色和数字未来的安全和可持续供应链。
点评
NZIA法案目标把握40%的清洁能源技术制造,旨在提高欧洲净零技术竞争力。《净零工业法案》(NetZeroIndustryAct,NZIA)提出了在2030年至少40%的清洁能源技术要在欧盟内制造,涵盖光伏、风能、电池/储能、热泵、电解槽/燃料电池、可持续沼气/生物甲烷、碳捕获和储存(CCUS)以及电网8项战略技术。同时发布的另一项《关键原材料法案》(CriticalRawMaterialsAct)中具体细化要求,针对稀土、锂、钴、镍以及硅等30种关键原材料,到2030年欧盟计划每年实现本土供应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加工至少40%的关键原材料、回收至少15%的关键原材料。在任何加工阶段,法案规定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不应超过65%,否则将会得到降级评定而削减补贴。补贴资金初期来自REPowerEU、InvestEU的项目资金,以NextGenerationEU贷款和BrexitAdjustmentReserve的资金补贴作为补充。
对标《通胀削减法案》,就电动汽车政策给予较大优惠力度。作为“绿色协议工业计划”,NZIA法案是针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带来的补贴竞争压力而提出进一步回应。IRA法案在2022年8月16由拜登签署生效,并在2023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共涉及金额7370亿美元,其中3690亿美元用于新能源领域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能源安全,主要以政府补贴形式实施:
在光伏领域,IRA在需求侧延长了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30%的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同时,还在制造端增加了税收抵免,对光伏生产的全产业链(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背板、逆变器等环节)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约降低1/4组件成本)以提振本土产能。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IRA取消了现行政策下单一车企20万辆销量补贴上限,中低收入人群购买满足法案要求的电动车最多可获7500美元/辆税收抵免,并新增二手车4000美元/辆补贴。新车条件为:1)车辆最终组装在北美进行;2)电池部件至少50%以上在北美制造(3750美元);3)电池原材料要至少40%来自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伙伴,或在北美回收(3750美元)。不满足要求的企业只能获得一半的税收抵免,若电池矿物同“受关注的外国实体”合作,则会取消税收抵免资格。
相比IRA法案,欧盟NZIA法案尚未提出直接资金支持举措,据BNEF,欧洲每建立1GW年产能的完整光伏供应链需4.36亿美元,根据REPowerEU计划2030年光伏累计装机量600GW的目标则需2616亿美元,资金需求极大。实施仍需时间周期和多方考量,政策在最终执行阶段具有不确定性。NZIA法案目前仍是草案阶段,该提案仍需欧盟27个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批准,或将耗时超1年,而欧盟委员会2024年换届也将增加不确定性。此前绿色协议工业计划就曾因德、法等大国因国家援助放松而获得超额利益遭到部分成员国反对。另一方面,NZIA法案是框架性文件,具体实现方案、补贴、激励等细节尚未落实,还需进一步完善。
欧洲新能源产业链本土化程度较低,中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依赖。欧盟新能源产业链非常依赖中国资源,在光伏领域,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其中46%出口欧洲,约占欧洲消费量的90%。在原材料领域,中国企业在稀土供应/镍加工/钴加工/石墨/锂加工/锰加工/阴极/阳极/电芯环节分别占到全球产能的90%/68%/73%/100%/59%/93%/80%/89%/79%,短期内欧洲无法摆脱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东南亚等海外设厂或欧洲直接设厂或将成为中国企业有效规避法案限制的方式。我们认为,NZIA法案和IRA法案一样具有贸易保护主义属性,对降低成本必将造成不利影响,尽管如此,中国厂商在新能源产业链领域具有近年来积累的先发优势,有望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中保持领先。
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锂电池、光伏电池片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等。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