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 2月 2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针对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可逆燃料电池储能等各类储能技术,从基础通用、规划设计、设备试验、施工验收、并网运行、检修监测、运行维护、安全应急八个方面构建标准体系,其中 2023年制修订 100项以上新型储能重点标准,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标准。根据新型储能标准体系表,在 205项新型储能标准中,八个方面相关标准数量分别为:基础通用(已发布 4个、计划发布 1个、合计 5个),规划设计(
14、50、64),设备试验(37、2、39),施工验收(6、6、12),并网运行(24、0、24),检修监测(21、2、23)、运行维护(8、9、17),安全应急(8、
13、21),其中计划发布的标准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安全应急、运行维护和施工验收 4个方面。随着《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发展,储能行业将逐步步入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对行业影响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产业链零部件、系统集成、电站 EPC 提出更高要求,头部企业将凭借资金、技术、经验等优势强者恒强,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二是进一步推动温控、消防等技术进步,补齐当前储能发展短板;三是储能技术标准走出去有利于储能产业走出去。
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当地时间 2月 14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从欧盟此次达成的《协议》,提出到 2035年,所上市的汽车和货车二氧化碳排放均将减至零,意味着未来汽油、柴油、油电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动力车型,从 2035年起无法在欧盟成员国上市,只授权销售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此次欧盟批准议案的通过,进一步明确了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依旧是未来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更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品牌出口车企的考验和机遇。
新能源:2月 23日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侧重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并重,推进重点领域产品设备能效水平:
(1)到 2025年,与 2021年相比,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分别提高 5个百分点和 0.5个百分点,在运高效节能电机、在运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占比分别提高超过5个百分点和 10个百分点,在用主要家用电器中高效节能产品占比提高 10个百分点;在运工商业制冷设备、家用制冷设备、通用照明设备中高效节能产品占比分别达到 40%、60%、50%;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利用更加规范畅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回收利用先进模式,推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 4.5亿吨。
(2)到 2030年,重点领域产品设备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协同效应有效增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为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对节能改造行业主要影响体现在:
(1)节能改造逐步成为重点领域产品设备硬性要求,强化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稳妥有序推进更新改造,推动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应用推广;
(2)资金和政策配套支持,如专项再贷款、税收优惠政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等,进一步提升企业节能改造积极性,拓展节能改造市场空间。
一周市场表现:
行业表现:本周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煤炭、钢铁、家电涨幅位列前三位,分别为5.71%、4.75%、3.64%;食品饮料、医药、传媒涨幅位列后三位,分别为-1.72%、-0.89%、-0.87%。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指数本周涨跌幅为1.02%。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本周涨跌幅为0.68%。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变化、 行业政策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