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成立于 2002年, 初期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后向网络能源、 新能源汽车、 光储领域延伸。 工业自动化和数据中心目前为公司的主要业务, 其主要产品低压变频器在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领先, 持续受益于行业增长; 光储和新能源车为成长型业务, 近年来加速扩张, 盈利有望改善,持续贡献公司业绩成长。 同时, 公司积极提升内部治理, 成立事业群, 支撑业务的高速扩张。
投资逻辑:
深耕二十年, 不断寻求新发展。 公司核心成员深耕行业, 初期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通过设立子公司和并购不断扩展业务范围, 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及公司战略完成对部分公司的增资减资计划。 公司目前控股公司达 16家, 子公司分工明确, 多次股权激励计划提升向心力。 2022年公司进行了组织结构的变化, 工业自动化事业群在研发端、供应链端、 市场端持续组织优化; 同时, 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业务引入了战略投资者, 加大了对光伏业务的投资, 受让无锡电梯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 业务上, 公司聚焦工业自动化、 数据中心、 新能源车、 光储四大业务产品线, 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电力领域解决方案提供者。
工业自动化与数据中心业务, 稳中有升构建营收基本盘。 工业自动化和数据中心为公司目前主要收入来源, 其中工业自动化业务占比在 60%以上, 低压变频器占据工业自动化的主要份额。
1) 工业自动化方面, 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逐年上涨, 2021年达436.6亿元, 同比增长 9.06%。 公司低压变频器在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领先, 未来将针对伺服、 PLC 重点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新产品,持续提升伺服、 PLC 核心竞争力, 维持稳定增长;
2) 数据中心方面, 预计 2024年中国机房空调和 UPS 市场规模分别将达到 105.8和 145.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14.5%和 19.7%,公司专注于模块化 UPS 与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一体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与应用, 有望持续受益。
成长型业务乘势而起, 贡献公司高成长。 新能源汽车和光储为公司成长型业务。 公司光伏产品聚焦于分布式市场, 产品涵盖并网逆变器、 离网逆变器、 储能逆变器以及终端选配件, 可用于集网、 并网; 新能源车业务目前以商用车为主, 2022年在乘用车方面亦有突破。
1) 光储方面, 逆变器约占光伏电站 10%的成本, 是光伏电站的关键组件之一,在光伏行业持续高增和国产逆变器出口价格优势的背景下,公司建立了覆盖全球多个国家的渠道网络, 产品不断迭代, 并增资子公司, 继续加码光伏业务, 22H1公司光储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67%;
2) 新能源车方面, 公司商用车营收占比较多, 2022年突破了乘用车项目定点并批量获单, 在政策支持和“车电分离” 换电模式推动普及的背景下, 新能源商用车未来三年有望迎来行业爆发期, 根据沙利文相关资料, 预计 2026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增长至 144.3万辆, 2020-2026年的复合增长率约 51.1%, 行业快速发展有望带动公司业务高速扩张。
投资建议: 公司主要业务持续增长, 成长型业务保持高增速, 持续研发投入,同时海外市场逐步恢复。 相较可比公司汇川技术、 蓝海华腾和英搏尔, 公司各项财务指标良好, 处于行业中上游, 近两年盈利情况向好, 成长性较强。
截止 2023年 2月 27日, 公司总市值达 90.7亿元, 对应 2021年市盈率 49.7x,对应 2022年预计市盈率 33.5x, 市盈率(TTM) 为 50.1x, 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平均 65.6x。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2.71/4.13/5.35亿元, 同比增长48.7%/52.5%/29.5%, 对应 EPS 为 0.35/0.53/0.68元, 给予“增持-A”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及政策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和紧缺的风险、 成长型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