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2月,公司核心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 3100万吨,同比减少 10.01%,日均运量 110.71万吨。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 74.8列,其中日均开行 2万吨列车 54.7列。2022年 1-2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 6505万吨,同比减少 9.10%。
投资要点安监趋严致大秦线 1-2月合计运量下降 9.10%2月大秦线日均运量 110.71万吨,同比下降 10.01%;1-2月合并运量 6505万吨,同比下降 9.10%,我们判断主要系冬残奥会影响下产地生产监管趋严所致。
随 3月中旬重要会议及冬残奥会结束,叠加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上游产能有望快速释放,带动运量回升,建议关注大秦线 3月运量修复情况。
预计 2022年大秦线运量继续恢复至 4.3-4.4亿吨1)在供给端,据 CCTD 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2月中下旬以来,全国煤炭日产量持续保持在 1200万吨以上,山西、内蒙古、山西日产量保持在 900万吨以上,随保供增产持续推进,供给预期持续增加。
2)在运输端,国铁集团等运输企业发挥煤炭运输骨干作用,据 CCTD 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3月份以来,全国铁路日均煤炭装车同比+10%,大秦线 3月第一周日均发运量 130万吨左右,运量提升;随 2022年铁路货运增量行动延续,大宗运输结构持续调整,也将带动煤炭运输继续由公路向铁路转移。
整体上,在疫情恢复及偶发因素消减及基建发力预期的推动下,我们预计 2022年大秦线运量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或进一步恢复至 4.3-4.4亿吨。
环保政策影响略微且边际宽松,大秦线运量长远提升空间仍在据中国煤炭报,3月 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期间强调,实现“双碳”目标,须立足富煤国情,坚持稳中求进,不踩“急刹车”,绿色环境与生产生活兼顾,且结构上长远看大秦线运量仍有“三层安全垫”支撑:1)煤源结构调整,煤产地持续向三西地区集中,区位优势巩固大秦铁路主业护城河;2)运输结构调整,公转铁持续推进,国铁集团与各地方政企合作推动铁路货运增量行动;3)竞争线路分流较弱,西煤东运四大干线比较下,大秦线运输成本优势仍存。煤源集中、大宗运输公转铁及低运输成本共振,大秦线在需求端保障充足。
绝对金额分红承诺脱钩利润,谨慎预期下或兼具绝对及相对收益根据公司 2020-2022年分红回报规划,每年每股派发现金分红不低于 0.48元/股。2020年承诺兑现,10股分红 4.8元,分红比例 65.5%,公司 2021年对应当前收盘价(2022/03/14)的股息收益可达 7.1%,托底绝对收益。基于业绩稳增长及股息高防御,建议关注公司在大盘谨慎预期下的稳健配置价值。
盈利预测及估值假设大秦线运量情况稳中维增,暂不考虑运价调整,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 122.12亿元、135.26亿元、138.08亿元。此外公司当前 PB(LF) 仅 0.83倍,安全边际充足且有确定性分红收益托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大宗公转铁难以持续;竞争性线路上量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