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合成生物学深度报告:合聚万物,成致未来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朱国广,周新明 2023-02-06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合成生物学造通过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地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可以实现以合成生物为工具进行物质加工与合成的新型生产制造方式。

合成生物学受益于基因合成、编辑等领域内的长足进步,逐渐发展成了以“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为核心的研发模式和发酵为主导的放大生产模式。合成生物学由于存在多学科交叉、对技术、成本控制、研发人员要求高,具有强壁垒属性。根据麦肯锡研究,生物制造的产品可以覆盖 60%化学制造的产品,未来生物制造的方式有望对未来医药、化工、食品、能源、材料、农业等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影响。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政策支持、资金流入等多重因素下推动行业高速发展。 在全球气温上升,对于新的生产方式迫切需求的情况下,合成生物制造有望成为最优解。合成生物学在底层技术的进步和成本下降下,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政府政策对于产业的鼓励不言而喻,在资本推动下合成生物学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机。根据麦肯锡的分析,预计在2030-2040年,合成生物学每年带来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8至3.6万亿美元,到 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000亿美元。据CB Insights的预测, 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约为53亿美元,到2024年将扩容至约189亿美元, 2019-2024CAGR为28.8%。

从研发、选品、放大生产三个维度看合成生物学公司,拥有集成性的研发平台,所选品种下游市场应用场景丰富、产品间具有协同作用的选品策略,放大生产能力技术完善的公司是行业的标杆。 从全球平台型合成生物学龙头公司Ginkgo Bioworks来看,平台型合成生物学企业在外延并购上积极,以期完善平台能力,形成业务能力闭环。

投资建议:

· 关注在合成生物学风口下提供上游底层技术服务的公司: 金斯瑞生物科技(基因合成领域)、百奥赛图(基因编辑领域)、华大智造(基因测序领域)· 关注在研发、选品、放大生产三个维度具有竞争力的平台型和产品线合成生物学公司: 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华熙生物、川宁生物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政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川宁生物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