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实现206.99亿元,同比增长151.94%;归母净利润达到33.40亿元,同比增长2320%;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18.8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每股收益2.04元,同比增长2003.09%。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投资要点:负极业务满产满销,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021年下游需求旺盛,公司负极产品供不应求,产销量分别达到10.2万吨/10.1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65.74%/71.27%。营收方面,负极材料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64.42%;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182.87%,单吨净利润0.6万元,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提高石墨化自供比例、上下游供应链一体化布局,单吨净利润有望继续提升。
负极石墨一体化产能加速扩张,持续降本增效:公司2021年负极材料成品产能12万吨,石墨化产能4.2万吨,目前包头二期6万吨负极产能已试生产,预计2022年Q3达产,二期配套石墨化产能5.2万吨预计2022年Q3达产;四川眉山一期石墨负极一体化产能10万吨计划2022年底前试投产,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底负极成品产能将实现18万吨以上,出货量有望达到16万吨;2023年底负极产能将突破28万吨,出货量有望达到25吨以上。石墨化方面,2022/2023年石墨化产能将分别达到9.4万吨/19.4万吨,自供比例未来有望突破80%。此外,公司持续改进工艺,增加装炉量降低成本;增加高效辅料冷却筛分系统加快降温,缩短生产周期,提升产能,促进负极业务降本增效。
偏光片业务稳步增长,产能及技术优势显著:2021年2-12月,公司偏光片销量1.1亿平方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4亿元,净利润11.97亿元。公司目前年产能1.3亿平,原韩国梧州2条产线搬迁至广州,目前成功试产。未来随着广州新增2条产线达产、张家港及绵阳共4条产线投产,公司产能在2024年有望达到2.5亿平。公司技术优势显著,在大尺寸偏光片领域位列世界第一。公司偏光片业务的生产份额约24%,预计未来国内面板需求提升将带动公司偏光片出货量高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8.72/289.78/338.96亿元,归母净利润33.60/45.87/52.51亿元,基于公司在锂电材料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