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公告 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183.14亿元,同比增长 40.61%,实现归母净利润 15.56亿元,同比增长 14.13%。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 10股派 1元(含税),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同时公告 2022年一季报,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5.06亿元,同比增长 40.17%,实现归母净利润 1.11亿元,同比下降 20.57%,EPS 为 0.05元。
平安观点:
公司 2021年营收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平稳增长。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83.14亿元,同比增长 40.61%,营收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公司教育领域业务实现收入 62.32亿元,同比增长 48.85%;智慧城市业务实现收入 49.74亿元,同比增长 29.62%;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实现收入46.87亿元,同比增长 52.19%;运营商业务实现收入 13.93亿元,同比增长 26.79%;智慧汽车业务实现收入 4.49亿元,同比增长 38.92%;智慧医院业务实现收入 3.38亿元,同比增长 8.06%;智慧金融业务实现收入 1.97亿元,同比增长 33.82%。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5.56亿元,同比增长 14.13%,归母净利润实现平稳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受到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35.06亿元,同比增长 40.17%,营收持续高速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11亿元,同比下降 20.57%,主要是因为,公司公允价值变动确认损益-1.54亿元。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7.73%。
公司 2021年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均同比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 41.13%,同比下降 3.99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教育产品和服务、开发平台、信息工程等业务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下降。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36.12%,同比下降 3.56个百分点,表明公司费控成效良好。
公司始终把研发放在战略高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升级产品结构,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 2021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金额达 29.36亿元,同比增长 21.50%;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为 16.03%,保持在较高水平。
公司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持续全球领先。公司持续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坚持“顶天立地”,让产业根植在自主创新的土壤里。2021年,公司持续引领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在 NIST 举办的全球多语种语音识别竞赛拿下 15个语种 22项第一;
第三次参加 Cityscapes 比赛并刷新世界纪录;摘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测比赛包揽 3个赛道冠军;在 NIPS 首次举办的教育认知挑战赛中夺冠;获得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公司获得 10项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权威评测冠军和一级学会科技奖励,在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公司在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为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消费者等赛道持续深入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成效显著。以智慧教育、消费者赛道为例,2021年,在智慧教育领域,公司智慧教育因材施教综合解决方案持续落地,在郑州市金水区、武汉市经开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沈阳大东区、吉林长春市、芜湖市弋江区等近 20个市、区(县)持续落地、应用深化,已产生众多可以用统计数据证明的成效。公司个性化学习手册运营学校数增长 50%,用户规模同比增长 40%,续购率从 75%提升到 90%。在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领域,讯飞开放平台已经对外开放 449项 AI能力及方案,汇聚开发者数达到 293万,并且重点赋能金融、农业、能源等 18个行业领域,为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能力和解决方案。基于讯飞开放平台的 AI 营销业务,助力开发者伙伴提升商业变现价值,营收同比增长 55.55%;
公司面向消费者的渠道营销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类硬件销量同比增长 140%,GMV 增长 152%,京东天猫双平台 GMV 增速超过 80%,抖音等新兴渠道也快速增长形成规模化经营,成为 C 端销售重要支撑。另外,公司在智慧医疗、智慧城市、运营商、智慧汽车、智能金融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也持续取得积极进展。公司“平台+赛道”的人工智能战略推进顺利,持续引领公司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 2021年年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15亿元(前值为 24.60亿元)、24.49亿元(前值为 33.68亿元)、31.47亿元(新增),EPS 分别为 0.82元、1.05元和 1.35元,对应 4月 21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约为 48.1、37.6、29.2倍。公司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当前,人工智能作为我国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人工智能产业正持续迎来更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公司持续推进“平台+赛道”的人工智能战略,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等各赛道业务上,已取得显著的应用成效。我们看好公司人工智能业务的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竞争加剧风险。公司以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作为核心业务,作为产业热点,包括 BAT 等巨头以及众多创业公司均在此领域重点布局,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2)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作为革命性的前沿新兴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仍远未成熟,如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公司高额的研发投入则可能形成损失。
(3)商业化进程缓慢。人工智能技术要产生商业价值,仍需依靠合适的应用场景以落地,如因市场接受度低或其他因素导致落地进展缓慢,也将对公司经营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