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预计22年营业总收入140.39亿元,同比+7.01%;归母净利12.64亿元,同比+8.35%;扣非净利12.34亿元,同比+8.00%。22Q4营业收入为18.56亿元,同比-3.97%;归母净利为0.81亿元,同比-33.63%;扣非净利0.73亿元,同比-37.30%,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Q4疫情下销量承压,全年乌苏略降。22年啤酒销量同比+2.41%至286万吨,吨收入同比+4.49%。分产品看,预计22年乌苏不足80万吨(同降个位数,疆内高个位数下降,疆外略降),乐堡、重庆销量中个位数左右增长,1664、西夏等品牌下滑。22Q4销量同比-11.4%,主要系新疆、重庆、广东等疫情扰动,叠加11月启动BU调整;吨价同比+8.4%,系疫情之下经销商活动投入计入收入。
控费+成本上行,全年盈利稳中有进。22年归母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同比+0.1/1.0pct,我们预估:1)销售费率同比下行,系疫情干扰线下费用投放进度。2)所得税率在22%左右,对比前三季度或有小幅下行,同比提升系21年资产重组后运用子公司亏损抵扣带来一次性好处,导致基数低。22年云南、新疆、宁夏、重庆采用15%西部大开发优惠税率计入报表(重庆待23年确认)。3)毛利率受成本影响而下行0.3-0.4pct(吨成本同比+4.5%)。Q4归母净利率同比-2.0pct,或系规模效应减弱导致固定费率摊销上行。
23年行业复苏带来β,静待自身改革成效显现。12月起,疆外乌苏普遍提价3-4%,短期虽有疫情、冲击开门红等因素制约提价传导进度,但效果有望在旺季体现。公司年底推进BU调整,好处有三:1)cib管理更精细化,负责重点的东部沿海;2)相邻区域具备相似消费习惯,方便推广相似产品组合;3)相邻区域由同一bu管理可减少窜货。1月销量下降,公司现饮占比较高,叠加改革逻辑,旺季复苏或将最为受益。23年大城市新增10-15个到近90个,乐堡也将借助乌苏渠道更大力度做全国化。利润端,大麦锁价完成(上涨20%多),粮食整体涨价双位数,运费降价,预计吨成本向上,但毛利率改善依旧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结合快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收入增速为7%/17%/14%,利润增速为+8%/24%/18%,对应EPS为2.61/3.25/3.85元(下修6%/5%/5%),当前股价对应PE为45/36/3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乌苏全国化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上涨过快风险;疫情反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