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投融资事件盘点本周国内外医疗健康一级市场资金主要投向包括创新药械、生命科学上游原料及耗材、IVD 等。柏垠生物、赛乐医疗、乐纯生物、予君生物、华润生物等都收获了超亿元大额融资。
二级市场方面:2023年 1月 10日,继乐普医疗、健康元之后,康希诺发布公告,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2023年 1月 13日晚,科伦药业发布公告,拟将创新药子公司科伦博泰在港股分拆上市。下一步,科伦药业将于 2022年 1月 30日召开本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分拆子公司科伦博泰至港交所上市的议案。
本周主要收并购与 MNC 投资事件:2023年 1月 9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CinCorPharma 宣布,已与阿斯利康达成最终协议,阿斯利康同意收购 CinCor;2023年 1月 9日,益普生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Albireo 宣布,益普生将收购 Albireo。
本周创新药械相关政策及重要事件梳理2023年 1月 10日,Science 刊文《FDA no longer needs to require animal tests beforehuman drug trials》引起多家媒体热议。文章提到的关于“FDA 对于药物临床前试验可以不需要动物试验”要求的变化来自 2022年 12月 23日拜登签署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代化法案《FDA Modernization Act 2.0》。我们认为此篇报道主要为介绍类器官等新型药物非临床前试验的生物载体。报道涉及的修正案并未明确提出“不再需要动物实验”,而是在动物实验之外提供了更多选择,药厂仍然可以提供动物实验的结果给 FDA。立法只是第一步,新兴的非临床研究载体值得期待,这对于模式动物与临床前 CRO 是机遇也是挑战,但 FDA 仍需要积累接大量非动物实验数据来对 FDA 的指导方案进行修正。
月度投融资数据整理(更新至 2022年 12月)全球:12月投融资数据持续波动:生物医药回落,医疗器械大幅回暖。2022年 12月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 83起融资事件(不包括 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约 22.25亿美元,环比下降约 23%,同比下降约 57%;2022年 12月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 72起融资事件(不包括 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超过 9.96亿美元,环比上升约 76%,同比下降约 54%。
国内:生物医药回暖,医疗器械在连续 5个月下行后大幅反弹。2022年 12月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累积发生 37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 6.91亿美元,环比上升约18%,同比下降约 27%;2022年 12月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 52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 6.32亿美元,环比上升约 290%,同比下降约 41%。
从细分领域上看,生物制药和其它耗材分别是 12月全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投融资关注度最高的板块,投融资事件分别发生了 46起与 17起。从投资轮次分布上看,天使轮和 A 轮是 12月全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投融资事件发生数量最多的轮次。
港股医疗健康公司 IPO 数量激增,A 股医疗健康领域 IPO 推进稳定。2022年 12月,A 股医药生物行业共 4家公司上市,分别为川宁生物、山外山、欧康医药、辰光医疗等。此外,港股 12月共发 8起医疗健康领域公司 IPO;美股 12月共发生 3起 IPO 事件。
全球创新药械板块表现梳理(2023.1.13)本周国内与海外医疗创新指数持续回暖。本周 XBI 指数上升 5.68%,跑赢标准普尔 500指数 3.01pct。2023年以来 XBI 指数累计上涨 5.88%,跑赢标准普尔 500指数 1.72pct。本周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上升 7.69%,跑赢恒生指数 4.13pct。
2023年以来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升 13.70%,跑赢恒生指数 3.81pct。本周 CS 创新药指数上升 3.39%,跑赢沪深 300指数 1.04pct。2023年以来 CS 创新药累计上涨 8.09%,跑赢沪深 300指数 2.85pct。
总体来看,A 股的创新药以及创新器械板块的估值水平高于 H 股,主要由于 H 股大量创新药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从市场表现来看,本周 A 股和 H 股创新药械均大幅上涨。前五的个股分别为亚辉龙(43.12%)、万孚生物(34.97%)、透景生命(24.53%)、凯普生物(23.88%)、九强生物(22.70%)。本周 H 股创新药械板块平均涨跌幅分别为+9.07%及+6.27%。其中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君实生物(23.53%)、爱康医疗(21.04%)、药明生物(14.30%)、药明康德(13.22%)、方达控股(13.04%)。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