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年1月6日,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卫健委组织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点评:第十版方案与第九版方案相比,重点修订内容如下:1.对疾病名称进行了调整: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不再判定“疑似病例”: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可通过核酸和抗原检测等实现及时、快速、准确诊断。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效率,更好实现快速收治,第十版方案不再判定“疑似病例”。
3.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随着抗原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检测准确性的不断提高,考虑到多数感染者居家治疗,抗原检测操作简便,方便感染者进行快速自我检测。因此,第十版诊疗方案在诊断标准中增加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4.进一步优化“临床分型”: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特别是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以来,病毒致病力逐渐减弱,疾病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降低,为更好体现疾病特点,第十版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主要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型从“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调整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
5.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随着乙类乙管措施的实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可根据病情救治需要选择居家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类医疗机构均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为此,第十版方案因时因势调整收治策略,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
6.进一步完善了治疗方法:a.将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纳入新版诊疗方案,目前更新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等。b.进一步完善了重型、危重型病例诊断标准和预警指标。c.进一步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
d.进一步优化了儿童病例临床表现和救治相关内容。e.进一步完善了中医治疗相关内容。加强了对重型、危重型病例中医药救治指导,增加随症用药方法,更加贴合临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儿童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增加针灸治疗方法,结合部分患者恢复期咳嗽明显等情况,提供了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
7.调整“出院标准”:第十版方案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诊疗及健康恢复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
8.调整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a.进一步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b.加强诊室、病房、办公室和值班室等区域清洁消毒和通风。c.根据暴露风险落实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d.规范处理医疗废物,落实患者转出或离院后的终末消毒。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推进,看好常规医药修复及医药创新双主线,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CXO、医疗服务等。同时关注疫情防治相关方向,包括新冠特效药、新冠疫苗、感冒及解热镇痛常备药物、抗原检测、疫后康复、体检等方向的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相关产品研发、放量进展。
建议关注:药明生物、泰格医药、恒瑞医药、人福医药、普蕊斯等。
风险提示疫情变化风险,政策落地实施不及预期风险,研发风险,订单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