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持续看好新能源行业规模增长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新能源汽车深圳有望继续给予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我们认为,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正式退出,深圳市将适时实施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政策,有望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向好发展。作为全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排行前列的城市,深圳市率先提出地方补贴,有望起到带动作用, 持续推动销量增长。

国内多家车企公布12 月电动车销量我们认为,2022 年12 月,国内多家车企电动车交付量同比继续快速增长,小鹏、理想交付量环比快速攀升。根据乘联会预测,12 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70. 0 万辆,同比增长47. 4%,渗透率约31.8%。短期来看,随着新增供给增加,叠加原材料价格回归,电动车销量有望持续增长。长期来看,渗透率提高的空间仍较为广阔,在电动车性价比提升的推动下, 国内将进入电动化加速渗透阶段,不断带动中上游需求增长, 中长期高成长性不变。

核心观点:国内新能源汽车完成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的初级阶段,在驱动力由政策端向市场端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持续看好积极拥抱新技术和竞争优势显著/格局优化的两条投资主线:1)复合集流体:具备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设备端、电池端、材料端共同发力,持续推动产业化应用,关键设备、工艺和材料端需求有望提升。

2)钠离子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储能、低速车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具备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壳体以及电池端技术、产品、产能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增量市场。

3)快充:需求持续提升,有望带动负极材料、CNT 导电剂等相关材料技术迭代以及需求提升。

4)长续航以及高能量密度需求下,三元材料高镍化、高电压化、单晶化,硅负极、导电剂以及新型锂盐等需求扩大。

5)制造工艺、电池结构、化学材料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升级,带来包括电池端在内的多环节机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将加固自身护城河。6)竞争格局清晰,具备较强的护城河标的;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厂商;自身技术、业务实力不断增强,多元化布局带来更多亮点的优质企业。

7)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的厂商更加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

8)上游原材料端价格回归有望带动中游电池端的盈利修复。

9)龙头高成长、高确定性机会,特斯拉、比亚迪及新势力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LG 化学等动力电池供应链。

10)在行业快速增长趋势下,自身优势增强推动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表现的二线标的。

11)产能加速布局有望显著受益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相关标的。

12)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环节。

13)储能、两轮车等具备结构性机遇的细分环节,以及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

受益标的:宁德时代、科达利、璞泰来、天奈科技、宝明科技、骄成超声、双星新材、鼎胜新材、万顺新材、胜利精密、亿纬锂能、当升科技、杉杉股份、中科电气、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诺德股份、嘉元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天赐材料、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特锐德等。

2.新能源2023 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加强风电光伏发电建设国内风光建设速度加快,大基地持续推进,是后续行业增量的重要支撑部分之一。根据国家能源局《数读2022 年能源成绩单》,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9705 万千瓦已全部开工,第二批、第三批基地项目陆续推进,全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预计1.2 亿千瓦以上。同时,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1 年12 月底,我国风电装机达3.28 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达3.06 亿千瓦。我们预计国内风光建设加速,光伏方面,随着产业链价格回落,光伏项目“投资品”属性凸显,刺激行业投资建设热情和需求规模增长,集中、分布式和户用项目共振;风电方面,22年我们预计整体建设规模较21年有明显下降,建设情况不及预期,但在近两年大规模招标的支撑下,我们预计23 年风电项目规模有望实现70-75GW,迎来需求快速增长。

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我们认为,山东新能源的发展位于全国前列,《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山东省储能2030 年装机10GW 的目标,同时将继续完善储能市场化运作相关政策,明确山东省储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对全国储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储能规模提升。

核心观点:(1)光伏 光伏项目具备较强的“投资品”属性,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影响行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增强将提高装机规模上限,长期看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光伏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近期,产业链整体价格出现下行,特别是硅料和硅片产品价格下调明显,主要由于供需两端的共同作用导致:1)硅料端产能释放,硅料价格开启加速下行通道;硅片端供应提升,考虑稼动率和库存情况,硅片价格出现明显下跌。2)本身需求端季节因素影响,国内临近春节假期叠加海外圣诞节,安装需求下降,同时,市场多有“买涨不买跌”心态,整体处于观望状态。

供需关系错配导致光伏产业链短期量价经历阵痛期,但作为“投资品”属性明显的光伏项目,终端价格和项目收益率水平将对需求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受益于项目安装速度较快,预计明年年内量价间将实现自平衡,本轮跌价企稳后,终端收益率提升将刺激下游需求出现明显拐点。

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1)需求结构上,重点看好价格刺激下的集中式电站的需求反弹;2)新技术应用上,随着N 型新技术电池片经济性显现,电池片出货结构中N 型特别是TOPCon产品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将有望在迭代窗口期享受更高溢价;3)关注胶膜、支架等辅材环节的需求提升机遇;4)硅料产能逐季释放有望向下游让利,下游制造端可在其他非硬性供需紧张环节通过国产替代等,谋求量利关系更优解;5)在上游紧平衡下,组件厂商景气度出现分化,凭借上游布局、渠道、成本端等优势,需求向头部供应商聚集,同时,重视在成本端及产业链布局上具备优势的新进入者对二三线厂商份额的进一步挤占和自身市占率的增强。

受益标的:海优新材、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福斯特、通威股份、天合光能、TCL 中环、锦浪科技、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正泰电器、中来股份、联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宇邦新材、通灵股份、钧达股份等(2)风电短期来看,风电招标量快速增长:①1-11 月国企累计招标达81. 60GW, 行业需求有所支撑。根据风电之音不完全统计,截至11 月30 日,11 月国有企业开发商共发布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容量达4630.8MW;1-11 月国有企业开发商累计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容量达81.60GW。22 年招标规模同比21 年同期显著增长,为后续风电装机需求提供可靠保障;②主机价格震荡下行。根据风电头条不完全统计,2022 年11 月份风电中标项目累计6.75GW,其中陆上风电含塔筒陆上最高中标单价2565 元/kW,最低中标单价1889 元/kW;陆上风电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单价为2229 元/kW,最低中标单价为1661 元/kW;含塔筒海上最高中标单价4093 元/kW,最低中标单价3407 元/kW。

中长期看,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替代形式之一,平价时代风电行业将摆脱周期性波动特点,持续看好风电行业的装机需求及发展空间。受益标的:大金重工、日月股份、东方电缆、亨通光电、宝胜股份、汉缆股份、起帆电缆、万马股份、天顺风能、天能重工、广大特材、新强联、长盛轴承、五洲新春、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金雷股份等。

(3)储能在能源转型持续深入、能源稳定供应需求明确、储能项目经济性显现等因素的推动下,海外与国内、户储和大储呈现需求共振,预计储能市场步入高景气度赛道。

l 户用储能:欧洲地区能源危机以来户储配置经济性凸显、需求高增,成为全球户储的主要增长动力;l 大储:国内招中标量持续向上,政策持续完善,激发商业模式优化;上游端电池成本有望下行、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为新能源配储腾出成本空间,储能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加速推动国内新能源配储需求提升;海外美国大储已具备独立运作经济性,IRA 法案也将进一步带来美国独立储能初始投资成本的大幅下降,明年有望大规模放量。

技术的迭代更新、成本的持续下探、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储能产业的内生增长和外生动力将共同促进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好:1)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2)逆变器:PCS 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逆变器技术领先和具备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3)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4)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有望迎来机遇。

5)海外储能:欧洲能源紧张,需求加大带来供需错配机遇,海外户用以及工商业储能环节将受益增长。

受益标的:阳光电源、科士达、盛弘股份、智光电气、金盘科技、德业股份、上能电气、锦浪科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同力日升、华宝新能等。

3.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