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医药行业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三):减肥蓝海,方兴未艾

来源:中航证券 作者:沈文文 2023-01-0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核心观点:

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多的一种慢性疾病。国内外通常用体质指数(BMI)(体重(kg)/ 身高2(m2)这个指标定义超重或者肥胖。从肥胖的成因上看,除了遗传因素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行为发生变化,构成肥胖的重要诱因,肥胖成为一类社会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从1980年到2015年,全球超重或肥胖发生率明显提升。2015年,全球范围大约有19亿成年人超重,约占世界人口的39%;其中6.1亿成年人肥胖。分地区来看,美洲、欧洲及中东是全球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最高的三个地区。

近年来,中国超重、肥胖以及中心性肥胖发生率显著增加。

目前,肥胖已被WHO认定为一种疾病。体重增加与二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风险高度相关。此外,肥胖与13种原发癌症具有显著相关性,证据级别充分。此外,医美意识提升,驱动减重市场消费需求释放。2022年艾媒数据显示,超过8成网民自感体重超重。对自己身材、体型的不满是当今大学生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有72.8%的受访女生希望有一个更瘦的身体。我们认为,这一部分有较强减肥意愿、但体重处于正常范围的人群也可能是未来减重市场潜在消费者。市场方面,预计随着肥胖人群增加,新的减肥药物上市,全球及国内减肥药物市场将高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预计到2025年,全球减肥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64亿美元,2020-2025E复合年增长率为20.2%;国内减肥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87亿元,2020-2025E复合年增长率为35.6%。

目前我国肥胖防治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代谢性手术治疗三种方式。2022年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瘦身网民在选择瘦身方式时,效果和安全性是其首要考虑因素。比较三种减重方式的效果,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的减重效果相对比较轻微,6个月内减重仅4%左右,懒惰和食欲难以控制等主观因素是中国网民减肥的最大障碍;减肥手术可以减重本身体重的20%-30%,减重效果好但适用范围较窄。药物减重效果优于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而且较减肥手术受众更广,将是大势所趋。目前全球肥胖治疗市场的渗透率较低,仍存在着大量未被激活的临床需求。目前全球大约有7.6亿肥胖患者,但寻求帮助的人数不足10%,接受医学抗肥胖治疗的人群只有大约2%。历史上,很多被广泛应用的减肥药物因为严重的安全性问题被被撤市。近年来,经美国FDA批准上市、且仍在应用的减肥药主要有:奥利司他(Orlistat)(1999年)、芬特明-托吡酯复方制剂(2012年)、纳曲酮-安非他酮复方制剂(2014年)、利拉鲁肽(Liraglutide)(2014年)、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2021年)等。

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减肥药物是奥利司他胶囊。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主要由肠道L细胞所产生的激素。生理条件下,GLP-1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多个器官,达到降血糖、减轻体重、心血管获益、肾脏保护等生物学作用。诺和诺德公司2021年在美国获批的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出众,68周平均减重15.3kg,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可维持两年以上,并带来生活质量改善;此外,根据诺和诺德公司公布的司美格鲁肽与利拉鲁肽的头对头临床试验研究数据,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效果显著优于利拉鲁肽。截至2022年2月,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这两种药物已经占据全球抗肥胖药物市场的重要地位,两种药合计在全球肥胖市场占有率达到82%。司美格鲁肽上市后迅速放量,截至2022年4月,司美格鲁肽在美国的处方量达到每周2.48万剂次,远远超过利拉鲁肽的1.02万剂次。从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的销售额来看,2021年全年,上述两种减重药的销售额为85亿丹麦克朗(相当于84.8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2022年Q1减重药销售额达到34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107%,其中,司美格鲁肽的2022Q1销售额为14亿丹麦克朗,占比为41.2%。司美格鲁肽的上市带动了全球肥胖药物治疗市场的增长。从2021年2月-2022年2月,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这两种药物的合计销售额增长了73亿丹麦克朗,增长率达到117%,而同期全球肥胖药物市场增长率为83%,除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之外的其它药物仅增长2亿丹麦克朗。并且,在美国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患者大多首次接受抗肥胖治疗,占比为75%。

目前以GLP-1为靶点的药物研发趋势方面,主要有:研发口服剂型,增加患者用药依存性;以及和其它靶点联用,提升减重效果。在GLP-1R口服剂型研发方面,仍以诺和诺德公司走在前列。根据该公司2022年三季报披露,该公司研发的口服Semaglutide的临床III期试验已于2021年Q3开始,预计于2023年H1完成。国内方面,针对GLP-1这一靶点进行布局的国内企业较多,其中仁会生物的beinaglutide和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物进度较为靠前,处于上市前审评阶段。复星医药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物处于临床III期试验阶段,目前国内进度较为靠前的GLP-1R激动剂的给药方式以注射为主,口服剂型多处于研发早期阶段。

研究表明,人体所感受到的饥饿和饱腹感受到大脑和关键消化器官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所调控。GLP-1和GIP、胰高血糖素等具有协同作用,因此GLP-1与其他靶点联合成为减重药物的一个重要的研发方向,主要包括:GLP-1R/GIP双靶点、GLP-1R/GCCR双靶点、GLP-1R/Amylin双靶点等。GLP-1R/GIP双靶点药物方面,礼来公司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进度最为靠前,其在中国的研发进度处于临床III期试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司美格鲁肽相比,替尔泊肽展现出较好的减重效果。国内企业豪森药业、华东医药、鸿运华宁等针对这一对靶点均有布局,处于研发早期阶段。GLP-1R和GCGR双重激动剂方面,信达生物与礼来公司(Eli Lilly)共同推进的Mazdutide进度靠前,并具有同类最优潜力。据信达生物新闻稿介绍,mazdutide高剂量的临床1期结果使其成为全球首个减重幅度在给药12周即超过11.5%的减肥单药,目前该产品的3期研究已全面启动。根据Pharmaprojects数据库,在中国市场、针对GLP-1R和GCGR靶点的药物较少,仅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的BI-456906和信立泰的DD-01,分别处于临床I期和临床前研究阶段。GLP-IR和胰淀素(Amylin)双靶点联合治疗方面,诺和诺德公司的卡格列奈和司美格鲁肽联用在1b期临床试验中效果较好。

投资建议:目前,随着诺和诺德等国际药企的减重明星药物研发成功,减肥人群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将得到满足,减重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综合考虑我国企业在减重领域的研发布局和研发进展,布局更加完整、具有前瞻性,有先发优势的企业或脱颖而出,建议关注华东医药、信达生物等。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东医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