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2023年度展望之国内经济篇:GDP若要5%,谁来加杠杆?

来源:德邦证券 作者:芦哲 2022-11-1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核心观点:今年宏观经济经历了内外动能交替后,明年提振内需至关重要。当前微观主体的需求不足,必然要求公共部门加杠杆,继续以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但当前地方政府财力紧张和举债受限,预计2023年加杠杆幅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企业>居民,中央政府部门成为加杠杆主力,稳增长政策应出尽出和低基数效应下,明年经济增速能达到5%左右。

居民部门(房地产销售和消费):

(1)2022年,居民部门经历了一轮资产和收入预期的恶化。住房和股票价格下跌导致居民部门总资产至少收缩6.8%,同时,居民对未来就业和收入的预期比2020年更差。资产和收入预期的恶化,导致居民负债和支出行为的收缩。

(2)从负债行为来看,今年居民部门明显在主动去杠杆。代表负债行为的居民购房需求降至2008年以来最弱,导致当前房地产销售下行的深度和时间长度超过前几轮。考虑居民加杠杆意愿偏弱,我们基于按揭贷款余额的测算表明2023年商品房销售增速约为1.1%。

(3)从支出行为来看,资产收入恶化、消费场景受限等因素,导致居民部门减少消费支出、增加储蓄,同时消费结构方面出现“恩格尔系数”的倒退。结合两年平均增速,我们预计明年社零增长6%左右。

非金融企业部门(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1)今年超3.3万亿减税降费主要投向企业部门,财政政策加持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情况好于居民部门,因而加杠杆的能力和意愿相对更强。

(2)当前内需回升缓慢、生产仍未饱和,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投资扩产的必要性降低。但政策支持将是未来制造业投资的重要支撑。制造业投资与基建投资的驱动力正在逐渐同化,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也在政策驱动下,承担起逆周期调节的作用,这一趋势在明年仍将持续。明年制造业投资可能降至6%左右的中速增长。

(3)“低基数+‘保交楼’”将在上半年带动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但高库存、期房交付风险等因素可能拉长销售回暖到投资修复的传导期,预计要到明年下半年地产销售的好转才会带来投资的明显改善。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预计在-2%左右。

政府部门(基建投资):

(1)明年财政形势仍然严峻,往年积累“余粮”在今年大量使用,明年跨期可调用资金将明显减少。

(2)未来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会受到土地出让收入的制约,难以实现往年的高增,专项债付息支出占比将会持续提升,逐渐接近10%的警戒线。这一过程会直接限制专项债的继续扩容,地方政府加杠杆受到限制,中央政府会成为加杠杆的主力。

(3)中央加杠杆关注三个问题:预算赤字率是否突破3%、是否发行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多大。今年前三季度实际赤字率达8.2%,已超过2020年,明年如果增量资金预期充分兑现,基建投资仍能实现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

经济增长5%如何实现:

(1)2020年以来,我们有过4段5%的增长历史,分别是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5.1%,以及20Q3/21Q3/22Q1三个季度增速在4.8%-4.9%。4段“旧5%”如何实现:出口领跑,整体投资持平,基建、消费落后。

(2)“新5%”的展望:出口回落,消费和基建成为新领跑项目。预计各分项同比增速为:社零6%、固投5%、出口-7%、CPI 为2%、PPI 为-0.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大分项分别为:基建7%,制造业6%、房地产-2%。

风险提示:四季度经济形势如果发生变化会影响对明年的判断;发生突发性的疫情冲击;海外经济出现超预期变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