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ESG 产品发展跟踪:22Q3全球 ESG 基金净流入环比下降 33.63%,但仍好于传统基金。晨星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可持续基金净流入为 225亿美元,环比下降 33.63%,相比之下,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基金整体净流出 1980亿美元,主要源于通胀压力、利率上升、能源危机、经济衰退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第三季度变得更加严重。分地区看,欧洲 ESG 基金吸引了 226亿美元的净流入,比第二季度的调整后的 334亿美元净流入进一步下滑 32.34%。美国 ESG 基金从第二季度 16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中恢复过来,取得 4.59亿美元的小额流入。
ESG 行业发展动态: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发布《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并指导成立“中央企业 ESG 联盟”。12月 20日,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主办的“新征程 新责任—《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发布活动”上,为联合各方助力中央企业 ESG 建设,中央企业 ESG 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在全局视角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 ESG 生态体系,促进企业、投资者、监管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共同发力,积极参与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 ESG 信息披露、ESG 绩效评级和 ESG 投资指引,研究具有可靠性、公允性的信息披露和评价制度,为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引,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将 ESG 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ESG 行业发展动态: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中国大部分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已出现脱钩趋势。《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发现总体绿色低碳水平有了明显进步。2021年 187个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指数得分在 67.9-92.56分,其中 90分以上的城市 2个,80-89分的城市数量占评价城市的59.4%,70-79分的城市占 38.0%,60-69分的城市仅 3个,无不及格城市。大部分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已出现脱钩的趋势,其中增强脱钩城市占参评城市的 23%,减弱脱钩城市占比接近 45%。并且 2010年以来,不同规模城市的碳排放都有了收敛的趋势,其中中等城市的收敛效果最好。
ESG 海外政策动态:《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圆满成功。会议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将 DSI 纳入到“框架”的推进进程,提出到 2030年促进更多地分享 DSI 产生的惠益。 “框架”要求全球环境基金尽快在 2023年设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通过一个特别信托基金来支持“框架”的实施,直至 2030年。“框架”提出到2030年保护至少 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区域 30%、外来入侵物种引入减半、高危化学品使用减半、全球食物浪费减半等。
风险提示:ESG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发展不及预期;气候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