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
12月 15日,央行开展 6500亿 MLF 操作,实现流动性净投放 1500亿。在国股 1Y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已触及 2.7%、二级市场收益率一度上行至 2.75%的情形下,在市场对于 MLF 增量续作已有基本共识的情况下,15日央行 MLF 净投放力度略低于市场预期,当日债券市场反映平淡。
鉴于央行并未如市场预期,通过 MLF 大幅增量续作,释放利好信号,降低市场对长端利率调整的担忧。站在当前时点,我们需要对同业存单定价进行“再审视”。
一、以史为鉴:NCD“量缩价升”,往往映射特定风险上行,最终会伴随着央行充足流动性释放而缓解本轮同业存单“量缩价升”,特别是长期限品种发行较弱,核心驱动因素在于司库负债集中到期压力下,理财产品和广义基金配置需求大幅萎缩,引致机构竞相提价,进而形成一定“羊群效应”。
历史上同业存单“量缩价升”,往往映射特定风险事件上行。我们回顾过去两次代表性风险事件背景下,同业存单的量价表现,分别是 2019年 5月底包商银行被接管,以及 2020年四季度永煤、紫光等企业信用违约事件。
包商银行事件2019年 5月 24日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发生后,由于同业业务刚性兑付被原则性打破,以及包商银行在资金市场的特殊地位,资金市场流动性出现快速冻结。传统的资金融出机构迅速调整业务策略,紧急梳理同业风险敞口和修订授信规则,对低信用评级主体、高风险运营主体资金支持大幅下降,信用融出大幅缩量,存单质押式回购规模受到控制。受此影响,中小银行资金可得性显著下降,同业存单发行困难,自营及定制化产品被动压缩,甚至出现非银机构存款赎回,多级备付机制被触发情况。数据显示:
(1)在 2019年 5月 27日-31日期间,NCD 发行规净融资规模为-975亿,较前一周下降 2480亿。
(2)AA+评级(不含)以下 NCD 发行大量流产,5月最后一周到 6月上旬发行成功率(实际发行规模/计划发行规模)最低降至 32.47%,显著低于前期 70%左右水平。
(3)国股银行 NCD 价格期间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城商行 1Y-NCD 价格普遍上行幅度达到 20bp,信用利差进一步扩大。
包商银行事件后,监管层采取了多种措施维稳市场:① 央行在 2019年 5月 27日-30日期间,通过 OMO 累计实现资金净投放 4300亿。② 增加再贴现和 SLF 额度3000亿元,加强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③ 央行与证监会召集 6家大行和部分头部券商开会,鼓励大行扩大向大型券商融资,支持大型券商扩大向中小非银机构融资。④ 央行对锦州银行提供 CRMW 用于信用增进,以支持中小银行发行 NC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