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10月 26日,公司披露 2022三季报,2022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1.92亿元,同比增长 40%,归母净利润 2.7百万元,扭亏为盈。其中 Q3收入 0.70亿元,同比增长 50%;归母净利润 1.2百万元。三季度收入加速增长,电生理集采降幅温和前提下,公司创新产品驱动未来三年收入高增长可期。
成长性:2021-2024年收入 CAGR 有望达 48%
(1)集采降幅温和,公司存量产品有望快速放量。2022年 10月 14日,福建省发布《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产品最高有效申报价基本接近集采前的终端售价。组套降幅≥30%获得拟中选资格,单价降幅≥50%获得拟中选资格,集采降幅相对可控,公司作为产品较全的国产电生理领军企业,其产品涵盖了冷冻环形诊断导管、星形磁电定位标测导管(2022年 10月获批)、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等,基本覆盖了集采所有单件品种,且以公司收入计,三维产品占比较高(在公司 2021年消融导管收入中,三维消融导管收入占比约 90%)。我们认为,集采降幅相对可控,集采带来市场渗透率提升,公司存量产品有望快速放量。
(2)创新产品获批,拉动 2021-2024年收入 CAGR48%。2022年 10月,公司高密度标测导管(星形磁电定位标测导)获得 NMPA 批准,公司预计压力感知导管、冷冻消融导管等市场空间较大的产品均有望在 2023年获批,我们认为在高密度导管、压力感知导管上市后,公司设备与耗材联动,补全国产产品缺失的三维心腔快速建模、高密度标测及压力感知三大核心模块,且公司前期三维电生理设备铺设较多,2021年公司三维电生理设备铺设量共计 203台(销售量 59台)。我们认为,电生理手术设备闭源是趋势,与耗材协同性强。能够满足临床多样化需求的完善产品线是产品推广的前提,随公司产品的逐步完善、集采降幅可控、国产高性价比犹在,公司三维产品有望实现快速放量,带动公司 2021-2024年收入 CAGR48%。
盈利能力:毛利率集采后或有下降趋势
(1)集采后毛利率或有下滑趋势。2022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70.6%,同比下降 2.1pct,但环比提升 0.8pct。我们认为随四季度疫情逐步缓解,公司四季度毛利率仍将好转,考虑 2022H1毛利率较低,我们估计 2022全年毛利率同比或略降。同时,拆分公司产品量价情况,我们认为随集采的落地,公司存量产品的均价仍将略呈下降趋势,导致整体毛利率略降,2022-2024年毛利率或有 69%-72%。
(2)规模效应下,三大费用率或有下降趋势。公司 2022-2024年多个新品上市,带来销售费用提升,但考虑到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集采带来的部分销售策略的调整,我们认为 2022-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有望达 26%-32%,呈现下降趋势;规模效应下研发费用率或缓降,考虑到公司持续的创新迭代与管线有序拓展,我们给出 26%-30%的研发费用率区间、16%-17%相对稳定的管理费用率区间。
盈利预测及估值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2.66/4.12/6.16亿元,分别 同 比 增 长 40%、55%、50%; 公 司 2022-2024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9.15/14.23/43.00百万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02、0.03、0.09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集采降幅过大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疫情持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