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
11月份以来,伴随着债券市场大幅调整,银行理财赎回压力显著加大,债券抛压加剧,并逐步传导至广义基金,形成了“下跌——赎回——抛压——再赎回”的负向反馈。继 11月中旬理财“赎回潮”后,近期赎回压力再度抬头,信用债市场调整显著。由于银行体系表内外配置策略不同导致不同债券品种定价出现明显分化,虽然总体流动性体系稳定,但债券投资者差异使得结构性问题突出。
近期,市场有传建议保险资金和银行自营资金去承接部分理财子公司为应对赎回而卖出的债券,从而达到稳定债券市场的目的。那么,如果银行自营资金真的去“救市”,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
一、理财抛债负向反馈机制逐渐强化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如果真的如市场所传闻的,需要险资和银行自营资金救市,那么究竟要救什么?截止 2022H1,理财产品中债券投资比例为 67.84%,其中利率、信用和其他分别为 5.19%、48.07%和 14.58%,且其他债券主要应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和金融债等。显然,这一轮由债市调整和赎回引发的负反馈,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信用债和“二永债”。
11月份以来,尽管整个债券市场出现明显调整,但利率债的调整更多受到政策面的冲击,如金融支持房地产“三支箭”、疫情防控优化以及对于中央可能出台的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等。相比而言,信用债既有政策面的影响,又受到赎回压力形成的负向反馈冲击,调整力度明显更大。
我们以 11月 11日金融支持房地产 16条出炉作为本轮债市调整的起始点,截止 12月 8日,10Y 国债收益率为 2.89%,较 11月 11日上行 15bp,但 9M 中票(AAA+)利率则上行 44bp 至 2.69%,信用利差走阔至 49bp。“二永债”信用利差同样出现大幅走阔。其中,3Y 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信用利差分别走阔 64和74bp,在所有期限品种中上行幅度最大。
信用债和“二永债”大幅调整,进一步加剧了理财产品的净值下跌,并逐步传导至广义基金层面,每日债券市场大量 ofr 盘。特别是对于净值化理财、开放式纯债基金而言,资产端债券收益率的大幅调整导致产品同样面临较大赎回压力,由于负债端缺乏稳定性,赎回初期可以通过短端资金加杠杆稳定负债端,但很容易触及杠杆限额约束,且随着赎回压力逐步加大,会造成低流动性品种抛盘加剧。
同时叠加临近 12月年末,银行即将进入存款营销旺季,这将会对理财资金形成分流,导致产品负债端进一步受到挤压。若该负向反馈持续演化下去,将会导致理财和公募基金陆续“割肉保命”,资产端抛压会持续加剧债券市场调整。
因此,目前理财和广义基金最迫切的需求,是稳定的流动性支持,这就需要债券市场能够尽快止跌企稳,甚至出现阶段性上涨,使得净值维持阶段性稳定,减轻赎回压力,进而降低负债端的持续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