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医药行业周报:防疫政策持续优化,看好抗原检测潜力

来源:浙商证券 作者:孙建 2022-12-19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周思考:新冠抗原检测需求快速释放,看好潜在爆发力近一个月以来,伴随着国内疫情持续反弹,以及 12月 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的《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的通知》、《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进一步完善了抗原检测的适用场景等,国内抗原检测需求进入到了快速上升期。本文,我们将从国内新冠防疫政策演绎、新冠检测相关企业收入、利润增速以及二级市场超额收益率表现、抗原检测产能、抗原检测需求测算等方面进行梳理及复盘,以期发现抗原检测概念下的投资机会。

疫情复盘:国内疫情快速反弹,虽然其变异株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但其致病性却在逐步减弱。从新冠防控政策演绎进程来看,近一个月以来新冠预防、检测、治疗等防疫政策持续优化,由防控感染已逐步调整为防控重症为主,另外,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陆续取消,同时全国多地抗原自测小程序陆续上线,进一步促进了新冠抗原居家自测需求的快速放量。

公司复盘:从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受益于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快速释放同时带动公司其他常规业务放量,相关企业收入及利润端均迎来了较快的增长。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26家上市公司中有 19家抗原检测试剂集中于 2022年 3月到 4月期间获批上市,新冠抗原检测指数也迎来一波快速上涨。我们认为,近期新冠预防、检测、治疗等防疫政策持续优化,全国多地已不再对区域内居民实行大规模核酸检测,而新冠抗原检测作为新冠病毒检测的另一重要方法,由于其便捷、快速等特性,在后疫情时代特别是居家自测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凸显。由于国内新冠抗原检测厂家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现阶段仍以政府采购为主,利润空间有限,而海外仍有常态化抗原检测需求,建议关注海外获批较早,布局较为广泛的企业,尤其是在冬季流感爆发季节,建议关注联检产品需求的放量。

抗原产能:截止 2022年 12月,国内已有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布局的厂家累计已达 49家(上市企业有 26家),其中,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共有 40家(上市企业有 19家)。我们对部分已披露产能数据做了梳理,拒不完全统计,国内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峰值产能或已超 1.4亿份/天。

抗原需求:我们依据现阶段国家对于新冠病毒抗原自测指导方案等,对国内抗原检测试剂需求峰值进行了测算,我们预计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常态化推行下,国内单月峰值需求有望达 353亿元。

投资建议:防疫政策优化叠加流感高发季,我们建议更重视新冠抗原检测应用场景切换带来的放量潜力。推荐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海外及联检产品布局较早的企业:如亚辉龙。建议关注:九安医疗、东方生物、圣湘生物等。

表现复盘:震荡行情,分化明显涨跌幅: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0.14%,跑赢沪深 300指数 1.25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 5;截至 2022年 12月 16日,医药板块 2022年累计跌幅 17.2%,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倒数第

12。成交额:医药行业本周成交额为 7160亿元,占全部A 股总成交额比例为 17.6%,较上周环比提升 3.0pct,高于 2018年以来的中枢水平(8.3%)。估值: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 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 26.5倍,环比上升 0.1。医药行业相对沪深 300的估值溢价率为 144%,较上周环比上升 1.9pct,低于四年来中枢水平(174.0%)。沪港通&深港通持股:本周陆港通医药行业投资 1864亿元,医药持股占陆港通总资金的 10.9%,医药北上资金环比增加 15亿元。细分板块中,净流入前三板块分别为医疗服务、中药和医药商 细分板块涨跌幅分析:据 Wind 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医药医疗器械(-2.8%)、医疗服务(-0.9%)有所下跌,化学原料药(+3.9%)、化学制剂(+1.6%)、中成药(+1.2%)涨幅较为明显。

根据浙商医药重点公司分类板块来看,本周 API 及制剂出口(+5.1%)、创新药(+1.5%)和仿制药(+1.5%)涨幅较为明显,科研服务(-4.7%)、医疗器械(-4.5%)、中药(-2.2%)和 CXO(-1.3%)跌幅较为明显。具体公司看,奥翔药业(+18.1%)、美诺华(+12.5%)和天宇股份(+10.7%)带动 API 及制剂出口板块上涨,科研服务板块中,泰林生物(-14.3%)、优宁维(-11.0%)、键凯科技(-8.5%)和诺唯赞(-8.1%)下跌较为明显;医疗器械板块中,亚辉龙(-13.7%)、健麾信息(-12.8%)、万孚生物(-12.6%)和微创机器人(-8.9%)跌幅较为明显。

2023年医药年度策略:拥抱新周期疫情复苏、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把握 2023年医药新周期主线。

推荐方向:疫后主线(防疫产品/药店/医疗服务/疫苗)、创新药械及配套产业链(CXO/原料药)等;

逻辑支撑:①疫情周期: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带来诊疗量恢复;②政策周期:控费政策持续优化带来合理量价预期;③产品周期:创新药械产品持续迭代满足未及需求的量。

2023年行业边际变化:后疫、集采时代“量”的修复。疫情防控持续优化,新冠疫苗、新冠特效药、贴息等医疗新基建放量;卫健委、医保局等配套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政策持续推进,联盟集采促进放量;仿制药集采、脊柱等高耗集采、续标政策规则延续科学、合理化;

疫后主线:济川药业、康缘药业、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智飞生物、康希诺,关注眼科等医疗服务;

配套产业链: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百诚医药、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诺唯赞、键凯科技、健友股份等;

创新药械:迈瑞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心脉医疗、奕瑞科技、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科济药业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九安医疗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