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4月28日发布一季报,22Q1啤酒销量79.42万千升,同比+11.7%;营业收入38.33亿元,同比+17.12%;归母净利3.41亿元,同比+15.33%,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乌苏势能强劲,3月疫情阶段性影响。22Q1量增11.7%,吨价同比+4.6%,吨收入同比+4.9%,预计系结构升级+前期提价效应显现。公司从去年到今年2月已对各区域乌苏、乐堡、重庆品牌等产品提价4-8%,预计覆盖110-120万吨。1)分产品看,乌苏整体增速17%、疆外19%(测算疆内增速或在双位数左右);1664双位数增长;乐堡、重庆品牌均有增长。
分档次看,高/主流/经济收入分别为13.74/19.91/3.95亿元,同比+24.04%/+13.17%/+12.84%;高档占比提升2pct至37%,产品结构持续升级。2)分区域看,西北/中/南区实现收入11.96/16.61/9.04亿元,同比+13.96%/+20.68%/+14.13%,预计广东、福建等南区市场受疫情扰动。
22Q1新增经销商296家,减少712家,净减少416家,主要系BU调整后,同一经销商在不同BU、不同渠道上的户头合并影响,大城市计划推进下招商延续。
运费上涨抬升吨成本,销售费率稳中略增。22Q1吨成本同比+5.2%,毛利率同比-0.2pct至47.68%,预计主要系大城市计划+原油涨价下运费增加,其他成本影响偏小。22Q1销售费率同比+0.61pct至13.71%,预计系乌苏邀请吴京代言、腾格尔宣传产生的影响;管理费率同比-0.79pct,预计系规模效应带来摊薄;净利率同比-0.96pct至17.87%。22Q1所得税率同比6.46pct至26.2%,主要系21Q1资产重组后运用子公司亏损的抵扣带来一次性好处,预计22年所得税率将低于25%,加计扣除有望体现在三四季度。
成本相对可控,关注疫情后复苏进度。我们重申,重啤的吨成本涨幅将好于同行,原因在于:量增摊销固定成本、涨幅较大的铝材占比低(考虑罐化率、回瓶率)、供应链优化节约运费。油价的上涨并非持续因素,且大麦、包材等已有锁价,再次提价、控费均为保留手段(预计22年销售费率平稳)。公司现饮历来占比偏高(正常在55%),疫情限制餐饮,公司已积极拓展新兴消费场景(O2O、社团);假设后续疫情防控得当,有望迎来需求反弹(类似20年)。中长期,公司产品、品牌营销能力领先,乌苏生命周期延续,BU调整后渠道已有改善,静待乌苏对其他品牌的渠道赋能显现。
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收入增速17%/15%/13%,利润增速21%/24%/19%,EPS为2.92/3.62/4.29元,对应PE为43/35/2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区域竞争加剧风险,消费升级速度低预期,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