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购房需求&控信用风险,板块迎底部布局良机 本周二(12月6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稳中求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2023年经济工作主基调,同时需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本周三(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疫情防控新十条,各地相继出台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房地产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望针对购房者进一步出台支持政策,叠加疫情防控政策向宽松方向转化,将有效促进房企销售回款;同时,强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叠加11月融资端政策支撑,地产流动性风险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受益于地产支持政策频出以及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宽松,地产竣工端有望持续改善,两大投资主线下的受益标的:(1)业绩韧性较强的三棵树、伟星新材,深耕零售业务,在地产景气度下行背景下业绩韧性较强;(2)弹性较大的东方雨虹、坚朗五金,地产竣工端有望迎来修复期,地产后周期以B端业务为主的消费建材企业或将率先受益,且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以及地产信用风险筑底,盈利有望迎来拐点。三季度以来,中央出台多项稳增长政策,通过降准释放长期资金可以满足地产等行业信贷增长对流动性的需求,进一步夯实政策落实效果。随着基建稳增长政策全面蓄力,疫情宽松防控有望强化赶工进度,四季度需求有望持续回暖,充裕订单有望使得基建产业链业绩加速向上,受益标的:东方雨虹、科顺股份、三棵树、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伟星新材。受益于“双碳”时代,风电、光伏发电成为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随着风电、光伏步入平价发电时代,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显著提升。四季度是光伏、风电装机高峰期,碳纤维、光伏玻璃、玻纤或将会持续受益需求的增长。受益标的:光威复材、中复神鹰、旗滨集团、福莱特、中国巨石、中材科技。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2022年12月5日至12月9日)建筑材料指数上涨4.40%,沪深300指数上涨3.29%,建筑材料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1.11个百分点。近三个月来,沪深300指数下跌2.75%,建筑材料指数上涨0.78%,建材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52个百分点。近一年来,沪深300指数下跌21.35%,建筑材料指数下跌18.69%,建材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2.67个百分点。
板块数据跟踪
水泥:截至12月10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397.80元/吨,环比下跌0.80%;水泥-煤炭价差为214.37元/吨,环比上涨4.38%;全国熟料库容比70.90%,环比下降0.91pct。
玻璃:截至12月10日,全国浮法玻璃现货均价1611.25元/吨,环比下降20.76元/吨,降幅为1.27%;光伏玻璃均价为172.40元/重量箱,环比下降1.02%。浮法玻璃-纯碱-石焦油价差为1.52元/重量箱,环比上涨1.07元/重量箱;浮法玻璃-纯碱-重油价差为3.21元/重量箱,环比上涨58.54%;浮法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为15.55元/重量箱,环比下降9.42%;光伏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为106.76元/重量箱,环比下降2.01%。
玻璃纤维:截至12月10日,无碱2400号缠绕直接纱主流出厂价为4050-4150元/吨,SMC合股纱2400tex主流价为4750-6600元/吨,喷射合股纱2400tex主流价为6600-8000元/吨。
碳纤维:截至12月10日,全国小丝束碳纤维均价为185元/千克,大丝束均价为129元/千克,环比持平。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经济增速下行风险;国内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复风险;基建落地进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