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经营由谨慎转向适当扩张,今年将进入投资收获期公司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感龙头。由于股东原因,公司2018 年前收入年增长均在20~30%,经营相对谨慎。自2017 年公司股权发生变化,逐渐转向管理层持股并实际控制公司发展,经营战略由谨慎转向适当扩张,携新能源车(汽车智能化)、光伏储能等本土优势产业高成长东风,公司财务指标有望加速向上。2022年是公司这些新业务进入收获期第一年,后续有望加速成长。
新能源车/光伏储能为被动元件行业带来发展红利,将传导至电感及射频器件汽车电子是电感等被动元件的重要应用。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 年1-6 月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4%,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整体高于传统燃油车,被动元件整体用量提升。目前薄膜电容、铝电解电容等元器件等已充分受益,我们预计将进一步传导至公司主业电感及射频器件等领域。此外,双碳目标下国内新能源需求爆发,光伏储能快速发展。电感占逆变器材料成本的12.8%,是除机构件外占比最大的材料。预计光伏储能逆变器用磁性元器件合计市场空间2025 年达113.4 元,2021-2025 年CAGR 20.8%。电感、变压器将持续受益光伏储能产业发展。
受益于本土红利,业务结构深刻变化,成为新兴行业驱动的优质公司公司海外竞争对手已不再针对我国本土优势产业扩产。受过去较为保守的经营战略影响,手机和消费电子为公司主要业务,2021 年收入占比近80%。2022 年是公司新能源车(汽车智能化)、光伏储能与贵阳工厂新业务进入收获期的第一年,我们认为22-25 年,这些业务有望保持60%的复合增速,这将深刻改变公司的业务结构,我们预计2025 年,这些新业务占比将由当下26%跳升至53%,公司将成为由新兴行业驱动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42.95/53.23/69.76,同比增长-6.17%/23.93%/31.05%,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3/8.23/11.2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73%/41.28%/36.29%。对应EPS 为0.72/1.02/1.39 元,对应PE 分别为27.42X、19.41X、14.24X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能力;疫情反复影响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