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半导体设备招中标数据跟踪:招标数量明显提升。2022年 11月,我们统计的样本晶圆厂共招标 268台半导体设备,披露中标 30台半导体设备。从细分设备来看,今年 1-11月中国产化率大于 50%的有去胶、清洗、刻蚀设备,国产化率在 20%-30%的有薄膜沉积、涂胶显影、CMP、热处理设备,国产化率小于 20%的有量测、离子注入、光刻设备,国产化率仍有较大空间。
半导体及设备销售数据跟踪:下行周期预计 2023年 Q2触底。半导体销售仍处于下行周期,但从上一轮中国半导体销售数据来看,下行周期时间为 1.5年左右。
考虑到本轮下行周期从 2021年底开始,所以我们预计中国半导体销售增速或将于 2023年 Q2左右触底。随着下游销售增速 2023触底,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下滑或将改善。根据 SEAJ 数据,10月日本半导体设备厂商销售额(3个月移动平均)同比增速 26.1%,略有下滑,但仍处历史较高水平,显示日本半导体设备需求表现继续较好。我们认为受下游影响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未来增速增长或承压,但短期日本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态势或将持续。
国内事件跟踪:国内加码设备鼓励政策,下游晶圆厂逆势扩产。国内鼓励半导体设备发展政策再加码,上海市印发《上海市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核心团队专项奖励办法》,辽宁省印发《辽宁省培育壮大集成电路装备产业集群若干措施》。本土晶圆厂逆势扩产,粤芯半导体完成 B 轮融资,用于三期 12英寸集成电路模拟特色工艺生产线;中芯集成 IPO 过会,募资再加码扩产;中芯国际公布未来 5-7年12英寸晶圆厂扩建项目,新增产能 34万片/月,逆势投资凸显本土制造重要性。
国产设备厂商再发力,清洗设备龙头盛美上海推出新产品 Ultra LITH,搭乘国产替代之风进军涂胶显影设备领域。
海外设备厂商季报跟踪。海外半导体设备主要厂商季报出炉,营收同比均有所增长,但大部分厂商对后续的业绩指引较为保守。ASML 方面预计,有 5%的未交付订单将会受到出口管制影响。ASML 可以继续将非 EUV 光刻机从欧洲运送到中国,DUV 设备并不受限制。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设备平台型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以及细分赛道领先公司,包括拓荆科技、芯源微、华海清科、盛美上海、万业企业等;关注量测环节的国产公司突破,标的包括精测电子、中科飞测(未上市)。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