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0月28日,2022年Q1-Q3公司实现营收67.69亿元,YoY+6.94%;归母净利润20.92亿元,YoY+26.92%;扣非净利润19.99亿元,YoY+27.80%。单Q3实现营收19.88亿元,同比YoY-26.07%,QoQ-22.08%;归母净利润5.65亿元,YoY-34.50%,QoQ-32.83%。
评论Q3业绩短期承压,管理层变动对公司经营和基本面无大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仍保持正向成长,三季度遭遇短期调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环比均下滑,归因于消费市场需求下行,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减少约7亿(存储芯片4.7亿、MCU1.4亿,传感器0.9亿),毛利率下滑3.7%到46.1%。
短期承压主要源于消费类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叠加经济和疫情等因素影响。
公司高管层面,董事、副总经理舒清明和程泰毅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务,公司董事会推荐李红和胡洪为董事候选人,聘任胡洪和李宝魁为公司副总经理,公司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和管理梯队年轻化,正常人事变动对公司经营情况无大的影响。
新产品布局进展顺利。NORFlash方面,128Mb~2Gb中大容量产品占比超60%,其中工业和汽车用NORFlash增长迅速,且65nm向55nm转换顺利,带来产能和毛利率提升。MCU方面,工业及汽车营收占比达到50%以上。公司在22年9月发布首款基于M33内核40nm制程的车规MCU,产品定位车身域、座舱域和安全域上,明年有望大规模放量,成为新的增长点海外客户拓展顺利。公司逐步在海外市场建立本地化的销售和服务团队,提升海外营收份额是长期战略目标。以客户所在地区划分,Flash业务超过50%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近两年MCU业务在海外拓展非常迅速,海外增速要高于国内市场,同时在欧洲知名工业大客户的导入进展上非常迅速。
投资建议鉴于消费市场需求下行,公司消费类产品销量受到影响,我们预计22-24年净利润为25.18、32.96和39.18亿元,分别下调21%/20%/20%,对应EPS分别为3.77、4.94和5.87元,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限售股份解禁风险;合肥长鑫进一步被制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