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材+检测业务双向发力,前三季度业绩亮眼。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81亿元,同比增长 14.3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2.80亿元,同比增长 81.38%。扣非净利润 2.33亿元,同比增长 109.2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54亿元,同比下降-3.65%;归母净利润8191.17万元,同比增长 64.47%。扣非净利润 6913.32万元,同比增长62.12%。
检测业务高速增长,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受益于工业科技细分领域不断拓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提升,国内第三方检测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增速超 12%,未来 3-5年有望延续高增长状态。公司是国内唯一的全牌照、全国布局的基建检测机构,2021年收购吉林正达进军公路检测领域,持续拓宽检测业务范围,并建设全国性检测服务网络,积极挖掘探索环境、EMC 和电子等增量市场。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公司通过收购及搭建全国性检测网络拓宽业务范围,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磁材需求空间广阔,公司产能有序扩张。公司同时布局多种磁性材料,且目前拥有电子级四氧化三锰产能 5万吨,位居国内第一,另外有电池级四氧化三锰 5000吨、永磁铁氧体器件 2万吨、软磁器件 5000吨、稀土永磁器件 2000吨的产能。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电机等行业在未来 3-5年有望保持高景气度,进而带动磁材需求高速增长。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公司有序扩张产能,在建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年产能 1万吨,金属磁粉心年产能 4000吨,金属软磁粉末年产能 4000吨。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磁材业务多年,同时布局软磁、铁氧体永磁及稀土永磁,且是四氧化三锰的绝对龙头;在检测领域,公司是国内唯一全牌照、全国布局的基建检测机构,国内检测业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检测范围及领域拓宽下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有望在 2022-2024年达到 32.16、40.55、53.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 3.52、4.76、6.31亿元,EPS 分别为 0.47、0.64、0.8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磁材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疲弱;原材料价格上涨;
检测业务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