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CS商贸零售行业下跌2.3%,跌幅较上年同期扩大2.2pct;SW美容护理行业下跌6.8%,上年同期为上涨4.4%,行业市场表现均弱于去年同期,但分别跑赢大盘0.95pct、5.5pct。分板块看,子行业多呈下跌,涨跌幅位居前三的子板块分别是电商服务、家电3C、贸易,分别为7.4%、6.2%、-0.8%。行业个股多呈下跌。板块PE估值中枢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受到超市和百货板块平均PE水平回落的影响,月内各子板块平均PE水平多呈下调。
行业月度数据跟踪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9月CPI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3pct。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8%,涨幅比上月扩大2.7pct;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月回落0.2pct。据测算,在9月份2.8%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8pct,新涨价影响约为2.0pct。从结构上看,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影响CPI涨幅提升,食品中的猪肉和鲜菜鲜果类涨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驱动食品CPI上涨。
9月社零增速有所回落,市场销售波动恢复。9月社零总额3.8万亿元/+2.5%,整体略低于预期。9月社零增速较上月回落2.9pct,主要受到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可选消费品增速多呈现环比下降。网上零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线上消费占比提升。9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万亿元/+8.3%,增速环比提升1.8pct,增长提速;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为25.7%,线上渗透率较上月提升0.1pct。商品零售增速回落,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升级类消费增速多呈环比回落。
实体店增速回落,专业店销售增长较快。线下方面,实体零售整体改善,但当月增速回落,不过限上实体店零售额增速加快,专业店销售增长好于其他业态,专卖店增速转正,百货销售降幅持续收窄。9月实物商品线下零售额约为2.8万亿元/+0.6%,当月增速环比回落4.4pct;以百货为主的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降幅扩大,9月全国百家零售额同比-4.0%,降幅环比扩大2.1pct。前三季度,百家零售额累计-10.3%,降幅相比H1收窄3.8pct。
行业动态新闻SK-II下滑,宝洁一财季收入仅增长1%;欧莱雅前九个月销售1,977亿,北亚区Q3增长0.3%;雅诗兰黛2023财年Q1净销售额39亿美元同比下降11%。投资策略:伴随促消费系列政策的持续落地显效,消费市场韧性显现,线上消费对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但受市场环境影响,消费恢复仍然面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支出分配谨慎、消费意愿承压、消费场景受限等制约因素,恢复基础仍需巩固。线上方面,伴随头部主播回归,对美妆品类线上销售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天猫双11首轮预售国货品牌表现亮眼。10月底三季报披露结束,单Q3美妆和珠宝行业均呈现收入增长、业绩下降的状况,Q3淡季行业整体承压,不过美妆板块龙头业绩增长情况好于行业整体。Q4开始进入消费旺季,受益于双11大促虹吸效应,美妆行业有望提振销售业绩。受到市场环境影响,短期需要关注珠宝板块线下消费的恢复情况,美妆板块由于具有较高的景气度和一定的业绩韧性,我们维持对国货美妆板块的底部推荐。中长期消费企稳筑底的逻辑下继续关注以下几条主线:1)国货美妆品牌精准洞察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双11有望提振Q4销售业绩:珀莱雅、贝泰妮、上海家化;2)珠宝消费悦己需求崛起,品牌渠道加密提升市场集中度,板块估值水平偏低:周大生,潮宏基;3)超市企业自建生鲜供应链优势明显,基本面边际改善、估值底部附近: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效果、终端消费情况不及预期;线下客流受限、物流受阻影响线上订单履约;居民消费支出趋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