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风”帆济沧海,漂浮式海风未来可期

来源:东海证券 作者:周啸宇 2022-11-03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行业本周小幅跑赢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5.39%,申万电力设备指数下跌5.24%,涨幅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3位。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电池、电网设备、电机II、他电源设备II子板块分别变动+0.75%、-9.07%、-9.44%、-5.72%、-6.87%、-3.06%。

专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风”帆济沧海风电作为绿色低碳能源,是我国达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开幕式致辞中强调:“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截止2022年9月30日,根据国家能源总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350GW。

“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国家能源总局表示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推进风电高质量发展,并发布《“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的重点任务榜单,其中风力发电技术重点攻关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开发及超大型海上风机技术。

根据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报告,中国水深5-50m海域,100m高度的海上风能资源开放量为500GW,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现有的海上风电主要采用固定式基础安装在浅海区域(小于30m水深),随着水深增加导致固定式风力机建造安装费用急剧增加,水深大于50-60米以后,漂浮式风机系统建造成本将大幅降低,因此,水深大于50米的海域一般采用漂浮式基础作为风机的支撑平台。

漂浮式风电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不再限于水深,可以在任何海域安装海上风电机组;

2、离岸65公里以上、水深50米以下在海上风电行业可算深远海区域,越靠近远海、深海,风越强且稳定;3、全球80%可开发海上风能都在水深超过60m的海域中;4、近海风电资源相对有限,且受限于海需求限制;5、可以与深海油气浮式平台形成技术和设备的转化联动,同时为深水油气行业提供能源。

我们认为加大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力度已经成为趋势,从机组的建设成本、安装及运输的便捷度、未来应用场景考虑,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比固定式更加适用。目前的风电机组类型中,永磁直驱海上风电机组的发电机体积大,运输、装配、吊装较为困难,永磁半直驱同步风电机组发电机转速较高,体积、质量比永磁直驱型的小,有利于运输和吊装,更加契合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发展需求。因此,永磁半直驱同步风电机组技术路线更适合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现状,有相关技术储备的公司有望受益。

电动车&锂电池板块

(1)电动车市场进入旺季,销量维持高增长:10月第3周,新能源汽车上险10.7万辆,同比增长38%,渗透率29.9%。国内车企陆续出海,认可度增加,部分车企海外营销网络建设顺利,服务网点丰富,进一步提升我国车企竞争力。特斯拉全系车型降价,降幅区间为1-3万元,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上海工厂产线技改完成,单条产线产能提升,车辆交付周期缩短,在产品降价、退补驱动以及出口增加下,将有效促进订单增长。

(2)四季度终端市场迎来旺季,整体材料需求情况较好:1)锂盐。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短期仍有上涨趋势,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10月28日报价54.5万元/吨、57.7万元/ 吨,环比小幅上涨。供给端:气温降低,盐湖端厂家减量明显,叠加青海地区疫情影响,运力不足,碳酸锂供给缺口预计将进一步扩大。PLS第10次锂精矿拍卖以7100美元/吨成交,考虑锂含量以及运费等因素,折合生产成电池级碳酸锂的成本约53.5万元/吨。2)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磷酸铁价格震荡调整,部分企业有涨价意愿,磷酸铁10月28日报价2.3万元/吨。磷酸铁锂10月28日报价17.3万元/吨,铁锂厂商产线依旧满产,各厂商新产能释放在即,预计接下来供给情况得到缓解。三元材料:近期锂盐价格依旧处于上升趋势,带动正极材料价格仍处高位运行。下游订单量可观,在锂盐供给短缺情况下三元材料仍处震荡运行。三元5系单晶型、6系单晶型10月28日分别报价36万元/吨、38.4万元/吨,环比均小幅上涨。3)负极材料。下游的高需求带动负极厂商订单显著增长,但是受电池厂降价影响,负极厂商提价十分谨慎,预计整体订单将继续上涨。石墨化产线处于爬坡状态,市场供需依旧偏紧。人造石墨高端、天然石墨高端10月28日报价分别为6.8万元/吨、6.1万元/吨,石墨化(高端)10月28日报价2.7万元/吨。4)隔膜。本周隔膜情况较为稳定,一线隔膜厂湿法基膜产能释放,市场竞争态势显著增强,四季度下游需求逐步增长。干法隔膜:受益于储能电池市场的高需求,以及B公司需求持续增长,整体表现略优于湿法。湿法隔膜:一线隔膜厂湿法基膜产能释放,市场竞争态势显著增强。

涂覆膜:PVDF近期价格小幅下滑,但终端涂覆膜价格持稳,预计隔膜厂盈利能力小幅提升。5)电解液。电解液市场维持稳定,各电解液厂商稳步按照订单排产,开工率整体较好,电解液价格持稳。原材料方面,六氟磷酸锂报价持续震荡攀升,近期小幅回落,主要受碳酸锂供需偏紧影响,10月28日报价29.65万元/吨;近期溶剂价格小幅回落,工厂生产稳定,供给情况较好,出货稳中小幅攀升。

建议重点关注:容百科技:1)公司9月高镍三元出货1.1万吨,是全球唯一月度出货过万的公司,并且进入Q4后每月出货环比向上;2)Q3产品单吨净利因锂盐库存收益降低而大幅下降,随着下半年锂盐涨幅相对较小,正极材料生产成本趋于稳定。因此我们预计公司Q4单吨净利将趋于合理。另外今年年底公司正极大基地25万吨产能投产,保证了公司2023年整体出货量,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材料,到明年将拥有万吨级别的LMFP产能和万吨级别的钠电正极产能,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龙头地位。中科电气:电池负极石墨化整体需求较大,公司多条产线投产,贵州工厂年产4.5万吨石墨化产品Q2投产,四川工厂年产1.5万吨产品预计H2逐步投产,目前公司石墨化规划产能约40万吨,未来随着产能逐步投放有望进一步增加公司收益。公司客户结构优质: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合资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中创新航参与公司定增。

光伏板块

(1)国内集中式放量,国外逆变器需求高维持位:国内9月光伏新增装机触底反弹,创下年内新高,新增8.13GW,环比增长20.6%。据不完全统计,9月已有86个、总规模超20.8GW光伏项目开工,其中集中式开工达到19.9GW,年末抢装潮已经开始,预计后续装机量仍将上升。国外海外需求依旧旺盛,价格止稳,但受去库存及安装人员短缺等因素下,9月出口分化。电池组件继续高位微跌,出口金额37.6亿美元,环比下降 13%,预计后续受天气及圣诞影响,年底形势不会有较大变化。而逆变器出口高位维持,出口额65.7亿元,同比增106%,环比增1%,主要受海外短缺及户储带动。

(2)价格整体维稳,电池片继续上涨:硅料:价格维稳,但受产能不断扩张影响,市场盼跌和恐慌气氛逐渐升温。但是若11月拉晶环节稼动率保持环比上升的话,价格拐点继续延后。硅片:价格维稳,隆基未调价。产量环比+5%左右,新增产能及硅料放量下,产量总计环增约10%-12%,价格承压。但受益于疫情影响下产量总计减少约6%,价格拐点推迟。目前疫情好转,预计11月价格下行压力增大,但不同尺寸可能出现分化。 电池、组件:电池片依旧产能瓶颈,最新通威价格不变,但2

10、182电池片厚度均下降5μm,下游组件采购力度继续上升,但存在新建产能投产,预计边际上涨步调放缓。组件端与终端博弈仍在持续,成本方面对辅材价格挤压为电池片涨价留存空间,辅材厂商压力加重。辅材:受组件端承压,价格酝酿上涨乏力。玻璃当前价格约在每平方米25.5-26.5元人民币,玻璃生产成本上升、库存水位较低等因素,11月新签单希望调涨每平方米1-2元人民币; 而480克重高透EVA胶膜当前价格每平方米13.5-14元人民币、白色EVA胶膜价格约每平方米14-14.5元人民币,11月因部分粒子厂家检修计划恐影响后续产量,11月胶膜价格预期调整10%的涨幅。

(3)技术迭代推进,扩产投产不断:德业股份、 海优新材、晶澳科技均发布扩产计划;

天合光能60亿元电池、组件项目动工。

建议重点关注:固德威:1)产能爬坡配合IGBT国产化放量,预计业绩有望反转;2)海外户储及逆变器需求旺盛,公司作为在海外品牌、渠道有优势的逆变器龙头有望受益;3)技术降本持续,费用控制,海外航运价格大幅下降,预盈利计能力有望修复。天合光能:1)一体化不断推进,青海西宁一体化项目预计2023年Q1实现出货。2)N型即将实现量产,宿迁8GWTOPCon电池项目预计Q4投产。3)集中式放量,公司作为210龙头有望受益。

风电板块

(1)风机再出国门,海风长期向好:国家能源总局近日公布统计数据,2022年1-9月国内新增装机19.24GW,同比增长17%,截至9月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16.9%。据统计,9月陆风累计招标约6.97GW,海风约0.20GW;1-9月,陆风累计招标约61.07GW,海风约13.2GW。据公开数据统计,本周中国电建江西院在越南的海上风电项目开标,项目规模100MW,由远景能源中标。此次中标是继水电四局中标日本清水海上风电项目后,国内风机再一次进入海外市场。据统计,目前沿海省市海上风电“十四五”规划接近200GW,其中3个沿海城市海风规划超预期,包括广东潮州43.3GW、福建漳州50GW、江苏盐城33GW。我们认为超预期规划下,伴随原料价格下降、海风建设成本的下滑,明年海风招标有望放量,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2)大宗商品持稳下滑,盈利空间有望修复:截至10月28日,环氧树脂、中厚板、螺纹钢报价分别为18433.33元/吨、4069元/吨、3741.11元/吨,周环比分别下降2.12%、1.24%、2.83%。本周大宗商品价格维持下滑态势,零部件企业成本压力持续缓解,盈利空间进一步修复。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风电装机量低于市场预期,叠加原材料价格高企,零部件环节企业的业绩均有所下滑。据部分企业披露的三季报来看,第三季度营收均有所改善,归母净利润有所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从Q3开始下滑,Q4有望延续态势,零部件企业Q4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本周陆上风电开标规模约1.53GW,含塔筒最低报价1582元/kw,最高2380元/kw,均价1974元/kw,陆上风电机组价格持续小幅上升,叠加Q4是传统装机高峰,相关企业业绩在低基数下有望迎来高增长。“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国家能源总局表示要进一步推动戈壁、荒漠等地风光大基地的建设,风电行业景气度得到支撑,产业链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建议重点关注:明阳智能:广东省海风发展规划超预期,公司地处广东,后续海风招标有望受益。东方电缆:多地政府发布海风相关规划,公司作为海缆龙头,产品矩阵优势明显,供应端有望占据优势,对公司业绩带来提振。

氢能板块

(1)能源局公布重点任务榜单,北上广发力氢能发展: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的重点任务榜单,其中5项规划涉及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7项涉氢项目;北京大兴区印发相关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燃料电池车推广数量不低于3000辆,建成10座加氢站,据统计,京津冀示范城市群规划的燃料电池车推广数量有望超预期;上海印发碳中和实施方案,我们预计首年度燃料电池车示范应用推广考核期有望延长到11月底,11月燃料电池车推广数量有望迎来爆发;广东省公开征求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允许非化工园区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加氢站建设条件的部分放开,上游制氢端及下游用氢端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2)中德联手合作氢能源,行业龙头再启IPO:近日中德在氢气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研发合作项目大纲提交通道开放。中德电动汽车创新与支持中心(SGEC)结合并协调中 德两国在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的合作活动和项目,此项目由德国联邦数字和交通部(BMDV)和中国科技部共同合作展开。在SGEC框架内资助的项目的目的是支持电池驱动的车辆和配备氢燃料电池的车辆的市场提升。本周亿华通港股上市获批,根据中金发布的报告显示,燃料电池车龙头之一的重塑股份再次启动IPO,氢能行业资本化持续推进,提振行业士气。丰田在华合资公司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奠基仪式,现代汽车与恒运集团在广州成立氢能合资公司,将提供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黄埔区打造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氢能汽车示范区,进一步推动国内燃料电池车技术发展。

建议重点关注:亿华通:港股成功上市,有望减轻公司现金流压力,对公司业绩带来提振。

美锦能源:广东省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车推广进度有望受益,子公司飞驰汽车有望放量销售。迪威迅:子公司迪威立方受让雄川氢能部分股权,其中包括广州34个加氢站指标,帝位立方将实际拥有该34个加氢站的建设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风险提示:

(1)全球宏观经济波动;

(2)国内疫情变化;

(3)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美锦能源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