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交通运输行业出行产业链22Q3前瞻:底部复苏,反转可期

来源:浙商证券 作者:李丹,徐晴 2022-10-1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酒店:境内 Revpar 恢复率环比提升,境外需求持续释放,预计业绩改善明显多个核心城市在 Q2经历较为严格的疫情管控,相关公司 Q2境内酒店的经营和拓店均受到较大影响,锦江和首旅 22Q2revpar 分别为 2019年的 56%、75%,且均下调全年的开店预期。随着疫情趋缓,6月起经营数据开始回暖,STR 数据显示 7、8月行业 revpar 持续环比回升,恢复至 2019年 8成以上。根据酒店官网数据显示,Q3拓店数量同样有所加快。境外方面,出行需求持续释放,华住 DH7月 revpar 比 2019年同期+3%,万豪预计 Q3全球 Revpar 同比 2019年+0%-3%。

个股方面:1)锦江酒店:公司公告 6月境内 revpar 恢复至 2019年的 88%,Q3虽仍然伴随疫情扰动,但整体情况相对可控,预计 Q3revpar 恢复率环比改善明显。境外卢浮 Q2已经取得盈利,受益于海外出行需求旺盛+中后台持续整合,预计 Q3将持续带来正贡献。我们预计公司 22Q3取得营业收入 32亿元,同比+4%,取得归母净利润 2.9亿元;

2)首旅酒店:随着疫情逐步向好,预计公司 Q3Revpar 恢复率同样会环比提升,但由于开店结构以轻管理为主,预计整体 Revpar 恢复率稍弱;开店方面,我们预计净增酒店数量将得到改善,我们预计公司 22Q3取得营业收入 15亿元,同比-6%,取得归母净利润 7273万元,同比+21%;

3)君亭酒店:公司立足于中高端酒店,房价较为坚挺,在度假酒店方面布局较为领先,受益于解封之后旺盛的暑期度假需求,公司直营占比高,在疫情较为稳定的阶段将释放更大业绩弹性。我们预计公司 22Q3取得营业收入 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580万元。

景区:客流底部回升,部分目的地疫情散发影响复苏节奏22Q2多个上市公司景区存在间歇性闭园的情况,跨省游和团队游受阻,对上市公司经营带来较大冲击,上市景区多录得亏损,重点个股天目湖、中青旅、宋城演艺收入恢复率均为疫情以来较低水平。6月起,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出行数据有所恢复,Q3涵盖暑假及中秋,为全年旺季,预计收入和利润环比改善,由于跟团游和跨省游依然受到防疫政策的影响,团客占比较高的景区预计恢复率仍然偏弱。

个股方面:1)天目湖:公司主要客群来自长三角地区,Q3长三角地区疫情相对平稳,公司在 Q2对暑期进行了积极准备,7月推出夜游新产品,竹溪谷、遇系列酒店入住率较高,预计 Q3收入和利润将大幅回升。我们预计公司 22Q3取得营业收入 1.3亿元,归母净利润 3686万元;

2)中青旅:公司旗下古北水镇和乌镇均于 6月 1日重新开业,由于乌镇团客比例相对较高,我们预计古北水镇收入利润恢复程度由于乌镇。于 Q2推迟的会展项目有望于 Q3逐步释放,租赁以及 IT 销售业务预计平稳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2Q3取得营业收入 20.3亿元,归母净利润 1245万元;

3)宋城演艺:公司旗下共 11个千古情景区(重资产+轻资产),7月 2日起,旗下 9个景区投入营业,后受到局部地区疫情影响,开园数量有所减少,截至 9月30日,旗下共 6个千古情景区处于开园状态。开业园区中,杭州、丽江千古情预计取得优异表现,根据公司半年报,丽江千古情暑期客流和营收恢复至 2019年 70%以上,杭州宋城暑期夜游活动场面火爆。三亚、九寨千古情预计受到疫情干扰较大。我们预计公司 22Q3取得营业收入 2.4亿元,净利润 0.5亿元。

免税:海南疫情对经营带来较大冲击,预计收入和利润率承压暑假初期,海南客流迅速升温,6、7月美兰和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迅速提升,7月 1-22日,三亚凤凰机场日均航班量已恢复至 2019年的 86%,7月 2-8日美兰 机场日均客流量恢复至 2019年的 70%。但 7月下旬开始,海南疫情爆发,导致海南游客骤减,8月初开始,海南免税店逐渐进入停业状态,对海南离岛免税销售带来较大压力,根据三亚海关统计,8月 1日-9月 19日,三亚 4家离岛免税店免税品购物金额仅为 6.6亿元。8月 17日,凤凰免税店恢复营业,随后海口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店、美兰机场免税店、观澜湖免税店、中免日月广场免税店相继恢复营业,9月 16日三亚海旅、中服免税城宣布开始营业,9月 21日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恢复营业,至此海南 9家离岛免税店已经全部开业,期待 4季度销售回暖。

个股方面,中国中免旗下三亚海棠湾免税店疫情期间闭店 40余天,凤凰机场免税店、日月广场免税店也停业 20天左右,为 Q3线下销售带来较大压力。同时,线上销售占比提升以及促销活动对毛利率带来一定压力。6月 1日-9月 30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约 7%,产生的汇兑损益预计也将影响归母净利润。我们预计公司 22Q3取得营业收入 103亿元,同比-26%,归母净利润 5.6亿元,同比-82%。

航空:Q3油价整体处于高位、人民币大幅贬值,预计航司亏损同比扩大Q3运力投放、出行需求均受疫情影响,但环比 Q2有所改善。油价方面,7-9月航空煤油进口完税价格同比分别上涨 118%、84%、76%,22Q3平均油价同比上涨 93%、环比 22Q2上涨 10%,航司均征收燃油附加费。汇率方面,9月 30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 7.10,人民币较 Q2末贬值约 5.8%、较 2021年底贬值约11.4%,预计三大航 22Q3将计提较大规模的汇兑损失。

个股方面:1)中国国航:7-8月 ASK、RPK 同比分别-1.9%、-4.2%;根据航班管家显示的 9月航班执飞量,我们预计 22Q3国航 ASK、RPK 均同比下降 15%-20%。经测算,我们预计公司 22Q3收入约 161亿元/-19%,亏损同比扩大约 79亿元。

2)南方航空:7-8月 ASK、RPK 同比分别+8.4%、+6.2%,根据航班管家显示的9月航班执飞量,我们预计 22Q3南航 ASK、RPK 均同比下降 8%-10%。经测算,我们预计公司 22Q3收入约 279亿元/+3%,亏损同比扩大约 44亿元。

3)中国东航:7-8月 ASK、RPK 同比分别-8.7%、-10.1%,根据航班管家显示的9月航班执飞量,我们预计 22Q3东航 ASK、RPK 均同比下降约 20%。经测算,我们预计公司 22Q3收入约 154亿元/-13%,亏损同比扩大约 62亿元。

4)春秋航空:7-8月 ASK、RPK 同比分别+0.7%、-7.9%,根据航班管家显示的9月航班执飞量,我们预计 22Q3春秋 ASK 同比下降约 11%、RPK 同比下降约18%-20%。经测算,我们预计公司 22Q3收入约 26亿元/-19%,归母净利润约-5.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 1.5亿元。

5)吉祥航空:7-8月 ASK、RPK 同比分别+10.1%、+0.5%,根据航班管家显示的 9月航班执飞量,我们预计 22Q3吉祥 ASK 同比下降约 7%、RPK 同比下降约14%。经测算,我们预计公司 22Q3收入约 30亿元/-2%,归母净利润约-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约 5.5亿元。

机场:预计机场 Q3亏损同比扩大;关注多条国际航线增班计划落地2022年 7月,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出行松绑,机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环比明显回升;8-9月全国多地现散发疫情,国内各地出行政策较 Q2改善但仍较严格,暑运提前结束。国际航线方面,自李克强总理在 5月 23日国常会上表态有序增加国际客运航班后,入境相关政策持续松绑,多条国际航线增班计划落地,展望 Q4,我们认为有望迎来持续放松,国际航班量环比有望显著增长。

个股方面:1)上海机场:7月起虹桥机场并表。7-8月上海浦东、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日均约 9.2万人次,较 2021年同期下降 43%。基于起降架次、旅客量数据,我们预计上海机场 22Q3营业收入约 12亿元,较 21Q3上市公司收入(不含 虹桥机场)增长 28%;亏损 6.2亿元,去年同期(不含虹桥机场)为亏损 5.1亿元。

2)白云机场:7-8月旅客吞吐量日均约 10.9万人次,同比 21Q3日均值增长6%。6月 24日,公司与中免的免税补充协议落地,但不涉及追溯调整,根据协议,我们预计公司 22Q3免税租金收入约 0.31亿元,同比持平。我们预计公司22Q3营业总收入约为 12.6亿元/+2%,归母净利润约-1.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约1亿元。

3)深圳机场:7-8月旅客吞吐量日均约 8.6万人次,同比 21Q3日均值下降6%。我们预计公司 22Q3收入约为 7.4亿元/-5%,归母净利润约-2.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约 1.8亿元。

内贸集运:内贸集运价格小幅回落,需求趋于平稳。

三季度内贸集运运价指数 PDCI 小幅回落,7月 1日至 9月 16日,PDCI 指数平均值为 1563点,环比下降 4.8%,同比增长 3.3%,运价仍处于高位水平;根据中国港口协会公布数据,第三季度国内八大枢纽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当旬同比稳定增长。

个股方面,中谷物流:公司创新应用加强型小高箱,有助于提升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推动散改集落地进程,扩大货源规模;同时,随着公司近洋航线业务渐趋稳定,有望带来新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2Q3收入约为 35.7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为 5.9亿元,同比增长 31%。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持续反复、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深圳机场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