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主业驱动收入维稳,溢价处置高速资产大幅增厚业绩22H1公司实现营收/业绩1583/28元,同比提升11.8%/18.7%,经营表现符合预期,业绩提升幅度高于收入系上半年公司溢价处置内遂高速公路资产获得非经常性损益所致(公司以19.8亿元处置内遂高速资产,截止21年底交易标的净资产约9.26亿元)。分板块看,工程承包/设计/工业制造/运营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304/61/121/117亿元,同比+13%/+6.4%/-2.1%/+4.8%,其中工程承包主业营收稳增主因系伴随国家新能源和火电工程投资增长,公司新能源、传统火电工程总承包业务快速增长。
综合毛利率有所下滑,期间费用率率同比下降0.78pct毛利率方面: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10.10%,同降2.01pct,主要系工程承包、工业制造等业务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费用方面:22H1期间费用率7.32%,较去年同期下降0.78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0.47%/3.77%/1.86%/1.22%,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动-0.25/-0.60/-0.08pct,研发费用率上升0.14pct。管理费用率大幅降低主要系公司人工及办公差旅费用管控得当所致,研发费用率上升主要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新能源布局全面发力,电力运营业务有望引领公司价值重估公司作为新能源基建龙头央企,22H1新能源设计/建设/运营收入6.8亿/351亿/9.3亿元,同增33%/28%/55%,各条业务线全面发力,成长逻辑如期兑现。截止H1,公司控股并网装机481.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277.9万千瓦。在建风光新能源项目37个,装机合计483万千瓦,叠加“十四五”计划投产新能源装机20GW,发展空间广阔,新能源投资运营业务有望引领公司价值重估。
22H1新签稳增10%,新能源基建/工业制造/设计订单高增117%/103%/58%新能源基建与勘察设计业务:公司H1新签订单5015亿元,同比稳增10.2%;其中新能源基建/设计订单达2041亿元/96亿元,同比高增117%/58%,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催生的电源侧(大型能源基地建设等)及电网侧(特高压输变电等)建设需求的强确定性。工业制造业务:2022年公司工业制造订单累计新签139.48亿元,同比增加103%,呈现放量趋势,主要系国家稳增长政策催生高端设备制造需求,未来有望增厚公司利润。
多措并举践行国企改革,核心战略愈加聚焦“新能源+储能”1)A 股首单分拆借壳上市积极变革:公司拟分拆旗下子公司易普力重组上市,上市后的新主体将成为公司下属民用爆炸物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工程爆破一体化服务的独立上市平台。预计重组后上市公司炸药许可产能将达到56万吨,有望打造民爆行业绝对龙头。
2)类Reits 模式打造综合交通投建营退闭环:公司采用“以ABS+公募REITs 退出”模式处置四川内遂高速公路BOT 项目。项目实现资金回收近30亿元,预计每年节约财务成本近3000万元,显著提升资产经营效益、有效支撑产业良性发展,将进一步盘活公司存量资产。
3)前瞻布局储能、氢能、碳捕捉赛道:凭借关键核心技术及丰富经验,公司积极切入储能、氢能、碳捕捉赛道。政企合作+产业合作动作频频,并与宁德时代、中国安能等多家产业龙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3722、4331、5016亿元,同比增长15.47%、16.38%、15.79%, 实现归母净利润78.
11、90.77、104.51亿元, 同比增长20.10%、16.20%、15.13%,对应EPS 为0.19、0.22、0.25元。现价对应PE 为11.90、10.24、8.9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特高压、新能源投资、建设不及预期;公司新能源投资开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国内外疫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