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度半年报, 22H1实现营业收入 172.27亿元,同比增长5.98%;对应 22Q2实现营业收入 87.09亿元,同比下降 3.19%,环比增长 2.23%;
实现归母净利润 7.52亿元,同比增长 11.95%;对应 22Q2实现归母净利润 3.14亿元,同比增长 20.82%;环比下降 28.29%;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05亿元,同比增长 14.39%;对应 22Q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70亿元,同比增长 24.32%,环比下降 49.17%。
铅蓄电池业务: 新定价机制不负众望,盈利能力快速回升。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铅蓄电池业务收入 148.56亿元,同比增长 8.35%。 同时,受益于 2021年下半年定价机制调整,有效控制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成本端的不利影响,公司铅蓄电池业务毛利水平恢复至 19.28%,较上年同期增长 0.96pp。 在碳酸锂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铅酸电池应用领域、应用场景稳中有增。经测算,仅当碳酸锂价格位于 5~10万元/吨区间时,锂电池在两轮车领域的经济性与铅酸电池大致持平,存在进一步替代的可能性。 此外,若碳酸锂价格下跌超预期,锂电两轮车加速放量,在公司拥有深厚锂电池技术、产能储备的前提下,公司有望凭借渠道优势稳固市占率。 综上,预计中长期内,铅酸电池(或称两轮车电池) 业务增长率将跟随两轮车市场保持 5%~10%的水平。
锂电业务: 储能属性日益凸显, 投资价值亟待重估。 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锂电业务收入 7.95亿元,同比上升 86.86%。 其中,共完成两轮车锂电业务收入 4.25亿元,同比增长 21.59%。 然而,公司锂电储能业务迅速发力,和大唐、华能、国网等开展战略合作, 22H1实现锂电储能业务收入 2.23亿元。根据公开信息整理,预计 2022年底,公司锂电池产能将达到 7GWh/年,对应 2023年出货预期为 7GWh。假设两轮车锂电业务维持同比 20%左右的较低速增长, 2023年储能销量将达到 5GWh 水平,公司将充分享受储能锂电业务的高毛利水平。
下半年为销售旺季,公司库存有望快速消化。 报告期末, 公司存货余额达到 6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9%,主要缘于公司全年产能能力持续,然而上半年相对为销售淡季, 根据历史表现测算,出货约占全年水平的 40%。 因此,在公司在产品、库存商品端拥有充足存货,为下半年销售旺季加速放量打下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 EPS 分别为 2.13元、 2.46元、2.84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 26%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 2022年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回暖,安全垫稳固, 未来锂电业务随产能投放量利齐升,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的风险、 产能建设不急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技术替代的风险、上下游合作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