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卫星化学:上半年业绩高增,公司未来呈高成长性

来源:国海证券 作者:李永磊,董伯骏 2022-09-0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2022年8月29日,卫星化学发布2022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188.14亿元,同比+74.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1亿元,同比+30.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73%,同比减少0.7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4.48%,同比减少6.3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4.84%,同比减少4.89个百分点。

其中,2022年Q2实现营收106.76亿元,同比+49.41%,环比+31.19%;实现归母净利润12.60亿元,同比-7.28%,环比-17.1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3%,同比减少3.12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6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0.99%,同比减少8.91个百分点,环比减少8.0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1.81%,同比减少7.21个百分点,环比减少7.01个百分点。

点评:C2项目一阶段效益有效释放,公司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连云港石化C2项目一阶段效益有效释放,同时关键产品丙烯酸及酯价格价差较去年同期维持较高位置,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其中,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88.14亿元,同比+74.69%;实现归母净利润27.81亿元,同比+30.85%。

分业务板块来看,2022年上半年功能性化学品实现营收110.73亿元,同比+52.30%,毛利率达30.89%,同比下滑4.11个百分点;高分子新材料实现营收28.46亿元,同比+306.86%,毛利率达34.93%,同比上升1.79个百分点;新能源材料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50.33%,毛利率达38.02%,同比上升7.71个百分点;其他业务实现营收47.85亿元,同比+85.48%,毛利率达3.14%,同比下滑15.42个百分点。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达36.45亿元,同比+524.01%,同比增加30.6亿元的主要原因有本期利润与折旧摊销影响现金流同比增加10亿元;应收票据余额变动及背书转让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款影响现金流同比增加12.6亿元;其他经营性应收项目变动影响10亿元。

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2022年上半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达0.24%/5.10%/1.52%,同比-0.12/-1.40/+0.0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控制良好。新项目陆续达产,公司未来呈高成长性8月27日,公司连云港C2项目二阶段生产装置投料试生产后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生产运行稳定,标志着连云港石化二阶段项目一次开车成功。

C2项目二阶段主要包括40万吨/年HDPE、73万吨/年环氧乙烷和60万吨/年苯乙烯。为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提升产品附加值,公司以C2项目为基础,向下布局了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一期(一阶段)工程主要包括10万吨/年乙醇胺、40万吨/年聚苯乙烯、1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脂等,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三季度和四季度陆续建成试产;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剩余10万吨/年乙醇胺、10万吨/年α烯烃及配套POE、60万吨/年电池级碳酸脂、以及40万吨/年聚苯乙烯也持续推进中。同时,平湖基地新增年产18万吨丙烯酸及30万吨丙烯酸酯装置基本完成建设,电子级双氧水项目顺利推进,计划在年底建成;公司年产80万吨PDH、80万吨丁辛醇和12万吨辛戊二醇项目目前也完成了项目能评、社会稳定评价等各项评价审批工作,项目建设正积极准备中,预计2023年底建成。5月30日,公司公告拟投资11亿元在独山港区建设年产20万吨精丙烯酸项目,预计2024年达产。随着公司新项目的不断建设和陆续达产,将为公司持续高增长提供保障。

α--烯烃中试项目环评公示,10万吨α--烯烃及POE积极推进α-烯烃及配套POE是卫星化学乙烯下游关键布局,2021年12月30日,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投资新建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其中二期项目将建设年产10万吨α-烯烃及POE装置。α-烯烃和POE均是目前亟待国产突破的“卡脖子”新材料之一,POE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聚合物改性、电线电缆和光伏胶膜等领域。与EVA胶膜相比,POE胶膜具有更高的水汽阻隔率、更优秀的耐候性能和更强的抗PID性能,可以有效地避免PID现象,提升组件长期可靠性。因而,POE胶膜在单晶PERC双面电池组件中的应用呈日益增长的趋势。随着双面发电组件和双玻组件成为光伏组件未来的发展趋势,POE胶膜的需求持续增长。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相关工作,2022年6月连云港石化1000吨/年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次公示,预计今年建成并产出产品;POE小中试装置也正在定制过程中。双碳背景下,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一方面,公司利用生产过程中富余的氢气,积极开拓氢能源业务,目前公司90万吨PDH装置可副产氢气7.2万吨,连云港C2项目一阶段可副产7万吨,待C2项目二阶段和80万吨PDH装置全部投产,公司氢气产量将达到近30万吨,有望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主要氢气供应商,和国内富余氢源供应龙头。同时,公司积极开发锂电池电解液溶剂,规划了75万吨/年碳酸酯产能,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产品最齐全、工艺最清洁的电解液溶剂生产企业之一。除电解液溶剂外,公司还布局可用于光伏胶膜的POE、用于电极粘合的聚丙烯酸(PAA)等产品。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不仅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还将进一步拓宽公司的业务范围,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丙烯酸价格来到底部,看好景气反转受前期下游需求弱势影响,丙烯酸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从6月1日的13000元/吨,下滑至8月29日的6750元/吨,累计下滑48.08%;价差也从6月1日的7726.89元/吨,下滑至8月29日的2070.28元/吨,累计下滑73.21%。不考虑2021年丙烯酸景气上行,2016-2020年丙烯酸价格及价差均较为稳定,维持在较低位置,其中丙烯酸均价达7543.21元/吨,丙烯酸价差达4561.68元/吨,而目前丙烯酸价格价差均低于2016-2020均值,已来到底部位置。据卓创资讯,8月1日开始,国内丙烯酸税后装置毛利已由正转负,8月29日丙烯酸税后装置毛利达-766元/吨,行业整体已进入亏损状态。因此,我们认为丙烯酸下行空间不大,同时随着行业进入亏损状态,开工意愿将受到抑制,开工负荷或将进一步下行;同时,随着稳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游需求有望逐步修复,丙烯酸价格及价差向上修复弹性较大。公司作为国内丙烯酸龙头企业,目前拥有丙烯酸产能66万吨/年,将受益于丙烯酸景气修复上行。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12、106.67、133.55亿元,EPS为2.96、4.43、5.55元/股,对应PE为7、5、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情况、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经济大幅下行、乙烷价格大幅震荡。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卫星化学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