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26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72.9万元,同比增长60.9%。单Q2来看,实现营业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和环比均扭亏为盈。
电子产品业务营收韧性足,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绩亮眼。2022H1公司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收12.9亿元/3.7亿元/51.9万元,分别占总营收比为77.5%/22.3%/0.03%。2022H1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分别同比增长4.2%/190.5%,电子产品业务受整车市场销量下降、疫情、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收入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涉及的相关项目验收数量有所增加,上半年实现高速增长。
费用端稳中有降,盈利能力持续向好。1)费用端来看,2022H1,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6%(-1.14pp)、8.0%(0.63pp)、-2.3%(-2.79pp),财务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系汇率变动导致的汇兑损益变动和IPO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变动的影响。整体来看,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30pp至11.2%,费用端表现稳中有降。2)利润端来看,整体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上半年实现毛利率29.3%,同比下降1.68pp;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芯片补差和高毛利产品增速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266.3%,主要系营业收入增加毛利上升、投资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新一轮融资估值变化导致。
汽车电子新品落地进程加速,获多家车厂定点订单。1)智能驾驶:面向L2.5及以上的第二代行泊一体域控制器ADCUII将在合众等汽车品牌实现量产;并且公司积极研发基于国产或国外更高算力芯片方案的新一代智能驾驶域控产品,雷达产品和组合导航模块等陆续实现量产交付。2)智能网联:启动针对R16和R17标准技术升级预研,预计2024年发布T-BOX4.0产品;千兆以太网网关产品平台目前正处于装车试制阶段。3)智能座舱:公司新成立智能座舱事业部,ARHUD现已获得吉利等客户定点,预计明年实现量产。4)车身和舒适域:软件采用AUTOSARClassic架构,产品现已获得广汽等客户定点,预计将于明年陆续量产;5)底盘控制:新一代产品Powerpack已进入部分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底盘域控制器已在蔚来实现量产并陆续获得其他客户定点。6)新能源和动力系统:获得STELLANTIS定点的VCUII覆盖十余款车型,成功实现海外市场的开拓,同时在下一代混动业务中取得突破并已获得项目定点合同。汽车电子产品持续迭代,新客户和新市场拓展顺利,长期确定性和成长性均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1.94元、2.90元、3.81元,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46.2%。公司平台化和全栈产品业务布局在国内具有稀缺性,产品和其他可比公司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并且新产品和定点和新订单签订进度较好,业绩释放具有一定确定性。2022-2024年对应动态PE分别为110倍、74倍、56倍,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芯片价格波动;汽车智能化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反复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