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上周,A股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13%,跑输沪深300指数0.08pp,跑赢创业板综指3.13pp,排名17/31,表现一般,主要因多个细分赛道回调。
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上周收涨2.4%,跑输恒生国企指数0.59pp,排名6/11。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跟踪:上周,赛尔生物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的上市申请新进承办;百奥泰的注射用BAT8008和君实生物的JS009注射液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九洲药业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缓释片的IND申请新进承办。上周,科兴生物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国药集团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正在进行四期临床;康方生物的AK112注射液、欧林生物的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大肠杆菌)正在进行三期临床。
本周观点:培养基产业快速发展,国产龙头奥浦迈上市在即。
培养基是生物制药上游原材料、耗材品种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其发展与下游生物制药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国内抗体类新药密集上市等拉动下,中国培养基市场规模有望从2021年的26.3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71.0亿元,期间CAGR为22.0%。国内中高端培养基市场中,进口垄断的格局依旧明显。近年来,技术日益成熟、下游成本压力、进口供货风险等,促进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的国产化程度逐年升高,国产比例已从2017年的19.2%提升至2021年的33.7%。考虑到细胞培养基行业具有导入周期长、客户粘性大的特征,以及国内品牌规模化生产时稳定供应的能力需要时间进一步证明,我们建议关注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国内培养基企业,包括奥浦迈、澳斯康。
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紧抓补短板、高景气与疫后修复三大主线。长期来看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趋于弱化,但短期依然会对社会经济活动和医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疫情的常态化及防疫措施,补齐防疫所需的短板、受疫情影响小或政策支持力度大的高景气度方向、疫情受损后修复的方向有望成为下半年的投资主线。分别推荐君实生物(A+H)、同和药业、迈瑞医疗、新华医疗、太极集团、药明康德(A+H)、凯莱英、锦欣生殖(H)、爱尔眼科、益丰药房、华特达因、沃森生物。
风险分析: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研发失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