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477.22/37.51亿元,同比+4.0%/+27.3%,基本EPS为0.95元,同比+26.9%,营收略低于预期。
疫情扰动,营收放缓22H1公司受疫情反复、运输不畅、渠道积极性下滑、终端消费场景缺失等负面因素影响,营收增速略有回落。分品类看,冰淇淋和其他品类表现出色,22H1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其他营收分别为396.65/39.04/18.94/22.59亿元,同比+0.6%/+29.9%/-25.6%/+149.4%。其中,液态奶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下,同比接近持平,细分品类中白奶、酸奶、乳饮料表现分化。白奶受益疫情下的健康消费需求支撑,纯牛奶/特仑苏分别增长21%/10%,常温酸、乳饮料则由于消费场景缺失、人员流动性减弱,营收下滑。冰淇淋受益新兴渠道开拓下现代和电商渠道的高增长,叠加与茅台联合推出重磅新品,上半年国内冰淇淋净收入增长19%。鲜奶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25%,每日鲜语A2、有机、4g蛋白等高端品类高速增长。奶粉、低温业务受疫情扰动影响营收下滑,预计下半年伴随不利因素消退,需求复苏业绩有望改善。
成本承压,费用收缩公司H1毛利率为36.6%,同比-1.6个百分点,主要为原辅料价格上行叠加厂房、设备折旧增加导致。费用端,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1.5/+0.6/+0.4个百分点,疫情期间公司采取精准品牌投放策略,广告费用略有收缩,公司H1利润率为7.9%,同比+1.5个百分点。展望下半年,成本端原奶价格仍处高位且短期供给难以快速提升,终端价格战重启概率较低。
同时,夏季高温利于公司冰淇淋持续高增长,期待公司下半年业绩改善。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此前预测,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实现营收992.65、1112.86、1236.51亿元,同比增长12.62%、12.11%、11.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75、73.29、86.32亿元,同比增长16.90%、24.75%、17.79%;对应EPS分别为1.49、1.85、2.1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21、17、14倍,公司差异化发力低温奶、奶酪业务与伊利形成错位竞争,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25倍PE估值,目标价37.25元/42.73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上升;高端化不及预期;终端价格战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