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运营龙头企业,积极拓展风光新能源业务。公司背靠中国核工业集团,从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始发展至今,已成为核电运营行业龙头。2020年公司收购中核汇能,开始大力拓展风光等新能源业务。目前,公司已制定“十四五”及2035、2050年远景规划,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清洁能源服务商。
核电板块:核电审批逐渐放开,市场化改革促进盈利提升。双碳目标下风光装机高增,电力系统不稳定性增加,核电由于出力稳定且绿色高效,成为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随着核电技术发展及安全性的提高,在经历审批沉寂之后,核电审批放开核准加速,预计未来将迎来核准以及装机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电力市场化改革为电价上涨打开空间,上网电价提升促进核电盈利空间进一步提升。
风光板块:装机快速发展,成长空间广阔。风、光等新能源发展是我国能源转型的主要发展方向,公司通过收购中核汇能,风光新能源装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截止2021年末风光装机量达887.33万千瓦。同时根据公司规划,到2025年,公司运行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56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将达3000万千瓦,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测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98.3/742.3/80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0%/6.3%/8.7%;预测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9/104.1/11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0%/5.3%/12.9%;对应PE分别为12.8/12.4/10.7倍。公司“核+风光”清洁能源供应禀赋独特,“十四五”期间有望实现电量与电价的双重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建设进度低于预期;核电利用小时数不及预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不及预期;风电、光伏利用小时数不及预期;电价上涨不及预期;原料成本上涨高于预期;运维成本上涨高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