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603.39亿元,同比增长127.16%,归母净利润122.24亿元,同比增长312.17%。其中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54亿元,同比增长123.61%,归母净利润70.29亿元,同比增长231.83%,创历史最高单季利润额。
硅料:产能有序落地,享受量价齐升上半年公司乐山二期(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产能陆续释放,公司实现高纯晶硅产量10.73万吨,同比增长112.15%,产能利用率达到119.28%,预计22年出货可达27万吨以上。伴随国内外新能源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二季度以来部分厂家检修停产以及产业链下游硅片环节持续扩产的大背景,我们认为硅料价格在2022H2-2023H1有望持续保持在相对较高位置。公司将充分享受硅料高价红利,下半年业绩依旧值得期待。
电池片:盈利改善,N型电池年内量产落地,值得期待公司上半年电池片出货量达21.79GW,同比增长54.55%,盈利情况同比改善,单瓦盈利提升至0.03-0.05元。伴随下半年金堂二期8GW、眉山三期8.5GW陆续投产,预计年底公司产能规模将超过70GW,出货量达45GW。公司积极布局电池新技术,8.5GWTopcon电池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平均转换效率达24.7%。HJT电池最高研发效率以达到25.67%,替代银的金属化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
公司产能持续扩张,一体化成本优势布局组件8月17日晚,公司公告拟建设包头三期、保山二期各20万吨硅料产能,预计2024年投产;乐山三期12万吨项目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产;预计公司硅料产能23年/24年底达到35万吨/75万吨。眉山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一期16GW预计将于2023年投产,届时公司电池产能将达到86GW。凭借硅料与电池片龙头地位带来的成本优势,公司也积极纵向布局组件业务,有望打开新的业务增长极。
投资建议基于硅料的高价位将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240/204/156亿元,对应PE11x/13x/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新能源政策不及预期,硅料环节持续扩产行业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