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银行业流动性周报:料6月存单利率大体平稳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王一峰 2022-06-12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三大原因助推6月份同业存单利率触底反弹。截至6月10日,1Y国股存单利率为2.40%,较5月末提升约13bp。主要原因有三: 1、短端资金利率中枢上移传导至中长端。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主流期限是1Y,该期限品种以信贷属性为主,流动性属性为辅。6月份以来隔夜和7天利率较5月份低位时期已上行10-15bp,carry利差有所收窄,使得价格信号由短端传导至中长端,带动1Y同业存单利率上行。 2、信贷投放有所发力,需要提前储备跨季资金。6月份作为半年末时点,信贷投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国有大行在当前政策驱动下,需要承担信贷投放的“头雁”角色。在此情况下,国有大行对于同业存单的量价诉求更高,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储备跨季资金,进而带动了同业存单利率上行。 3、非银机构抛售同业存单导致定价承压。近期,受存单利率上行等影响,理财子等非银机构出现“踩踏”,加大了存单抛压,也有部分机构将Q2初期配置的存单进行浮盈兑现,导致二级市场收益率上行。

当前市场环境友好,与Q1不可“同日而语”: 1、6月份货币金融环境依然友好。6月份市场存在一些扰动因素,比如专项债净融资超过万亿、政策性银行上调8000亿额度之后会适度加大政金债发行等,这些因素会不会影响流动性环境呢?我们认为影响不大。因为,央行已明确表示,将流动性总量保持在合理充裕略高的水平,并通过各类再贷款工具、利润上缴等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6月份货币金融环境依旧比较友好,资金利率趋势性回归走廊中枢的概率不大,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尚未完全恢复,银行体系拥有充足的资金对放量的政府债券进行消化。 2、银行体系存贷款增长匹配性较为均衡。今年Q1,同业存单利率出现大幅上行,主要在于大行存贷比上行压力加大(信贷“开门红”、存款向农村金融机构迁徙),导致提价诉求较强。今年Q2,随着银行信贷投放的放缓,存贷比压力已得到缓解。数据显示:今年Q1银行一般存贷款口径增量存贷比为80.8%,而5月份仅为60.2%,即存贷款增长的匹配性较Q1更为均衡。受4-5月份信贷“短久期化”影响,银行NSFR安全空间有所提升,6月份达标压力不大。 3、资金“堰塞湖”尚未完全疏通。5月份M2与社融增速差进一步扩大至0.6%,且今年4-5月份M2-社融增速差水平已创2016年以来新高,显示出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低迷、银行信贷投放普遍面临资产荒压力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贮藏性货币需求提升,使得资金淤积在银行体系形成“堰塞湖”。6月份尽管信贷投放或有所放量,但主要以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为主,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结构改善空间不大,过度发行同业存单反而会形成资金冗余。 2022年同业存单利率会大体呈现“N型”走势。未来同业存单利率的走势,一是取决于信贷景气度恢复的延续性,二是取决于短端资金利率何时回归走廊中枢。6月同业存单利率尽管有所反弹,但料上行空间不大,1Y国股利率上限或维持在2.5%左右。全年来看,监管政策驱动力度加大,叠加重大基建项目加快落地,使得下半年信贷投放和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有所恢复,资金“堰塞湖”得到缓解,届时同业存单利率或小幅上行,即2022年同业存单利率会大体呈现“N型”走势。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景气度持续低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