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8月16日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H1实现营业收入24.42亿元;同比+20.15%,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85.82%;销售毛利率18.34%,同比-1.14pct。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11.99亿元,同比+22.07%;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145.43%。
点评:克服外界不利因素影响,营收与归母净利润保持高增。2022年H1子公司法国百炼集团实现收入13.0亿元,同比+11.59%,占比达53.72%,同比-3.59pct;扣除百炼集团的部分实现收入11.44亿元,同比+31.85%,实现净利润0.82亿元(扣除百炼集团及股权激励影响),同比+185.26%。
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尽管受到国内疫情导致部分客户订单延缓、欧洲工厂受到俄乌冲突导致能源成本上升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但公司通过自身的议价能力和及时调整运营方式以淡化影响;另一方面客户缺芯状况缓解,公司销售订单得以恢复,且新能源汽车客户和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提高带动毛利增长。
2022年H1新能源业务收入高增,同比+98.32%。2022年H1公司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收入达5.47亿元,同比+98.32%,占比达22.40%,同比+9.07pct,主要原因系双碳大背景下公司下游新能源客户(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等)销量表现良好,从而带动了公司新能源产品销量的增长,此外公司去年获取的储能电池盒项目也已于今年上半年进入量产阶段,对新能源收入的增长有拉动作用。订单方面,公司获得某客户汽车领域电池盒项目定点,某新能源汽车客户两款副车架项目定点,华为汽车包括电机壳在内十个产品定点,充沛的在手订单有望持续抬升新能源业务收入。
一体化压铸进展顺利,2022年Q4开始贡献收入。原材料层面,公司继2021年5月与力劲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今年与原材料供应商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就共同开发大型一体化铝铸件免热处理材料等方面的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订单层面,公司在大型一体化结构件领域新增某车型全部车身结构共十个项目定点,包括四个大型一体化铸体;产品层面,多个已经获得产品定点的一体化压铸产品均试制成功,包括半片式后地板、一体式后地板、前舱和上车体一体化大铸件,后续产品将进入到小批量交样过程中,公司预计在今年4季度开始贡献收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龙头,受益于汽车轻量化进程下汽车铝材需求的增长,此外公司在一体化压铸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业绩有望保持较好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9亿元、5.67亿元和7.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9、2.16、3.03元,对应PE分别为67倍、40倍和28倍。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一体化压铸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疫情缓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