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一体化行业领先,保障成本竞争力。 公司以电池片业务起家,是业内最早进行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企业之一, 2021年底硅片和电池片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 80%。领先完备的一体化布局使公司各环节开工率均维持在 85%以上, 降低生产成本、 平滑盈利波动风险, 保障公司组件业务毛利率始终维持在第一梯队。 2022年 5月公司非公开募集约 50亿元用于 20GW 硅棒和硅片项目、 HJT 电池研发中试项目,持续完善一体化布局、保障成本竞争力。
老牌组件龙头, 分散布局保障盈利持续提升。 公司深耕光伏 17年, 2021年组件出货量 24.1GW 位列全球第二, 连续多年获得欧洲、澳洲顶级光伏品牌及 BNEF100%可融资性评级,品牌效应强。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海外收入占比 60%、分销收入占比 35%,同时加速海外产能布局, 预计 2022年底东南亚基地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 4/5/3.5GW,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全面、 积极的海外渠道及产能布局可有效提升公司对海外高价、 高盈利市场的供货能力, 确保公司在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实现出货、市占率、盈利规模的持续提升。
N 型产品进入收获期, 放量提升盈利能力。 2012年起公司电池技术即引领行业, 2021年单晶 PERC 电池片主流量产转换效率达 23.6%,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公司积极进行 N 型技术布局, 2022年 5月推出的量产 N 型组件产品 DeepBlue 4.0X单瓦发电量比 P 型高约 3.9%,预计 2023年 N型电池产能将达到 26GW,考虑到 N 型产品可实现约 0.1元/W 的超额盈利,随着 N型产品出货占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 司 公 告 预 计 2022H1实 现 归 母 净 利 16~18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24.3%~152.3%。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42.3、 70.3、95.4亿元,同比增长 107%、 66%、 36%。 公司领先一体化布局保障成本竞争力,分散渠道及产能布局助力盈利规模提升, N 型产品进入收获期, 给予2023年 35倍 PE 估值,目标价 105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风险;疫情反复风险;行业产能非理性扩张的风险;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