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科达制造:锂业量价齐升,锂电材料及装备业务步入收获期

来源:华安证券 作者:陈晓 2022-08-1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1亿元,同比+23.98%,实现归母净利润21.21亿元,同比+417.97%;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09亿元,环比+22.26%,实现归母净利润12.19亿元,环比+35.32%。

蓝科锂业量价齐升利润释放,负极业务步入收获期,机械陶瓷业务稳定增长22H1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原因主要是:1)蓝科锂业22H1实现锂盐产销1.52/1.50万吨,同比增加102%,Q2产销约0.82/0.83万吨,产销稳步提升;锂盐市价由年初27万元/吨上涨至目前48万元/吨,利润弹性释放;2)石墨化、人造石墨产能逐步释放,开始贡献业绩增量;3)建材机械业务国内外订单饱满,盈利能力提升,海外陶瓷业务随土耳其、印尼等地新产线投产产量有所提升。

此外公司于Q2计提了约9100万元的诉讼费用,对净利润有所影响。

Q2碳酸锂单吨净利约27万元,下半年量增价或更高,业绩有望进一步释放22Q2蓝科碳酸锂产销约0.82/0.83万吨, Q2扣除盐田维修费用后实现净利润22亿元,碳酸锂单吨净利约27万元,公司确认投资收益约10亿元。下半年为新能源车销售旺季,产业链各环节排产环比或逐月向上,需求保持强劲,而供给短时间几无增量,供需偏紧有望支撑锂价保持高位甚至进一步上行,蓝科或通过技改提高产能,下半年有望继续实现量价齐升,盈利弹性释放。

锂电材料及装备业务步入收获期,下半年福建二期5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筹建福建科达一期项目中的负极材料石墨化装置二线、三线已于3月底投产,实现石墨化加工5,000吨,人造石墨生产线一线投产,并且逐步释放产能,负极业务步入业绩收获期,待一期项目均投产后,公司将具备4万吨/年石墨化、2万吨/年人造石墨产能。下半年将启动二期5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的筹建工作,并开始规划三期项目。锂电装备方面,依托机械制造优势公司推进正极烧结窑炉、负极造粒预碳化一体窑,石墨化等核心系统配适性应用,盈利释放可期。

传统机械、陶瓷业务稳步发展,海外产品扩宽至洁具系列,非洲产能持续提升公司“一稳一紧”发展机械设备,陶瓷业务。海外非洲已建成瓷砖生产线14条,在建5条,并不断尝试向亚洲、南美扩展。2023年公司将拥有19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年产能将突破1.5亿㎡;洁具生产线2条,建成后年产能达260万件。

投资建议:机械设备业务高质量发展、非洲业务高速增长,负极布局日益完善开始释放业绩,蓝科锂业有望量价齐升,维持22/23/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0.28/59.53/62.23亿元,对应PE 分别为7.18/6.07/5.8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相关技术出现颠覆性突破;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超出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