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公司披露2022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72亿元(47.30%YoY),实现归母净利润4.68亿元(17.94%YoY),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1亿元(615.26%YoY)。
平安观点:中报业绩靓丽,在手订单饱满。公司披露2022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72亿元(47.30%YoY),实现归母净利润4.68亿元(17.94%YoY),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1亿元(615.26%YoY)。2022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45.36%(3.02pctYoY)和23.66%(-5.96pctYoY),扣非后净利率是22.35%(17.75pctYoY)。公司毛利率提升主要是刻蚀设备营收占比提升,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费用端:2022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18%(-4.67pctYoY)、8.72%(-2.28pctYoY)、5.19%(-2.66pctYoY)和15.39%(2.84pctYoY),公司费用率伴随着公司营收规模增长下降,另外,研发投入公司始终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占比。截止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有研发人员496名,占员工总数的41.40%。订单方面: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约61.83%达30.57亿元,在手订单饱满。
刻蚀设备:市占率节节攀升,国产替代稳步推进。公司2022年上半年刻蚀设备收入为12.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1.48%,毛利率达到46.05%;其中CCP刻蚀设备上半年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13.98%;ICP刻蚀设备上半年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414.08%。1)公司CCP刻蚀设备产品保持竞争优势,PrimoD-RIE、PrimoAD-RIE、PrimoSSCAD-RIE、PrimoHD-RIE等产品批量应用于国内外一线客户的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并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在部分客户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前三位;2)公司ICP刻蚀设备产品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PrimoaovaICP刻蚀产品已经在超过15家客户的生产线上进行100多个ICP刻蚀工艺的验证,工艺覆盖3DNAND芯片、DRAM芯片及逻辑芯片,部分工艺的刻蚀性能和量产指标已经满足客户的要求并顺利投入量产,且持续扩展到更多刻蚀应用的验证。截止到2022年6月底,PrimoNaova已经顺利交付超过220台反应腔。MOCVD设备:MiiLED成为增长强驱动力,大订单在手业绩可期。公司2022年上半年MOCVD设备收入为2.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90%,本期MOCVD设备的毛利率达到35.42%,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65%。受益于MiiLED市场爆发,相关MOCVD设备需求旺盛。公司2021年6月发布了用于高性能MiiLED量产的MOCVD设备PrismoUiMax,实现了单腔41片4英寸外延芯片加工能力,该设备已在领先客户端开始进行规模生产,并取得180台的客户订单;制造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用MOCVD设备已在客户芯片生产线上验证;此外,制造MicroLED应用的新型MOCVD设备以及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应用的外延设备等也正在开发中,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薄膜沉积设备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EPI设备设计完成。公司的钨填充CVD设备获得了阶段性进展。公司所开发的钨沉积设备具有优秀的阶梯覆盖率和填充能力,能够满足先进逻辑器件接触孔填充应用,以及64层、128层和200层以上3DNAND中的多个关键应用,目前已通过关键客户的工艺验证,并积极推进设备在客户产线进行量产验证。公司外延设备(EPI)研发进展顺利,通过基础研究和采纳关键客户的意见建议,已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及创新的预处理和外延反应腔的设计方案。目前公司外延设备(EPI)已进入样机的制造和调试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国内龙头企业,充分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我们维持公司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70亿元、14.00亿元、16.13亿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76倍、63倍和55倍。公司作为刻蚀设备和MOCVD双龙头,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扩产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若下游晶圆厂和LED芯片制造商的后续投资不及预期,对相关设备的采购需求减弱,这将影响公司的订单量,进而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若公司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长远发展。(3)国际贸易摩擦风险。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如果中美贸易摩擦继续恶化,公司的生产运营将受到一定影响。(4)政府补助变动的风险。若公司未来不能持续获得政府补助或政府补助显著降低,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