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实现营收 95~112亿元,同比增长15%~35%;归母净利润 17.97~21.10亿元,同比增长 15%~35%;
核心观点: 业绩符合预期, 行业筑底静待拐点。 2022年 Q2增速下滑系公司受长三角疫情影响,上海子公司接单、生产、交付低于预期,盈利能力有所修复系提价所致。受宏观经济与“双控”影响,工控行业自 2021年 Q3进入下行周期,2022年 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6130亿,接近 2021年 2月高点,结束连续16个月下滑趋势,“企业中长贷” 是工控行业前瞻性指标,基于该数据的边际变化,我们判断目前行业底部已经确认,复苏节奏取决于地产托底、稳增长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Q2受疫情影响收入增速放缓,提价有望盈利能力。
测算 2022Q2单季度营收 47~64元,同比增长-2.6%~31.5%,收入端增速环比 Q1(40%)明显下行,系 3~5月公司经营受到疫情影响,尤其子公司“贝思特”生产基地在上海,出口也要经过上海港,因此交付也受到影响。 公司于 4月 15日对通用自动化产品提价 5%~8%,利用外资断供机会转嫁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望修复盈利能力。
进口替代加速,行业底部确认。
从中长期维度看, 我们认为国内工控产业的进口替代在 2023年开始进入加速阶段,因为 2020~2022年国内品牌借助外资断供机会,切入到新兴行业头部客户供应链,并且补足了控制层短板。 从边际角度看, 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6130亿,大幅转正,接近 2021年 2月高点,结束连续 16个月下滑趋势。受益上海复工复产,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修复,本轮工控行业底部确认。
长期关注管理变革与战略业务进展。
管理变革是公司长期成长驱动力,从 2018的“产品平台化”到 2019年的“集成化供应链”, 2020年的“上顶下沉”, 2021年的“战略牵引”,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公司在构建一套保障长期竞争力的流程和体系,长效激励方案也体现了公司在制度层面做的探索,。我们认为不能用传统工控市场空间衡量公司的“天花板”,战略新兴业务投入与管理效率提升,将不断拓宽公司成长边界。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33%、 41%、 3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0%、 49%、 42%, 对应估值 45X/30X/21X,给予 6个月目标价 74元,对应 2022年 PE 50X 估值, 维持“增持-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继续下行,全球通胀继续恶化,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