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数媒资源增长空间广阔, 公司继续扩大覆盖核心站点, 收入增长具备基础动力。 根据“十四五” 规划,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从 2020年的 3.8万公里发展为 2025年的 5万公里。 在全国开放数字媒体资源的高铁站中, 公司的市占率约为 70%。 重要枢纽站点中, 公司覆盖包括上海虹桥、 上海站、 北京南、 天津、 南京南等核心站点, 尚未覆盖的重点枢纽站公司均在全力开拓。
设备优化持续开展,数码刷屏机占比逐年提升, 中期持续贡献收入增长。
立式安装、 尺寸较大的数码刷屏机已成为占比最大的媒体设备。 随着公司逐步将覆盖站点由普通站点优化至高铁站点, 更适合高铁站点的数码刷屏机将电视视频机逐步替代, 相应地提升了相关站点的刊例价, 为公司收入贡献了稳定的增长点。
公司经营稳健高效, 媒体资源涨价有效传导, 客户回款与现金流情况良好。 公司与铁路局的合作稳健共赢, 媒体资源根据合同规定或期满重签稳定上涨, 可有效地传导至服务价格, 媒体资源使用费变动对公司毛利率影响相对较小。 公司销售收现比率维持较高水平, 同时现金流保持稳健增长。
裸眼 3D 布局领先, 有望获得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户外裸眼 3D 高清大屏项目总投资超过 4.2亿元, 15块户外裸眼 3D高清大屏的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三年, 有望推动公司在高铁传媒以外切入新赛道, 获得第二增长曲线。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2-2024年 营 业 收 入 为7.79/11.36/13.95亿元, 同比增加 25.8%/45.8%/22.9%,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0/3.97/5.39亿元, 同比增加 12.2%/47.0%/35.7%。 我们看好公司在高铁传媒领域的稳健成长性和裸眼 3D 大屏业务带来的业绩弹性,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 EPS 分别为每股 1.80/2.65/3.59元,对应 PE 为 21/14/10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形势严峻、 高铁站媒体资源拓展不顺、 裸眼 3D 大屏业务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