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医疗服务行业周报:强化医疗服务价格宏观管理和动态调整,技术劳务价值愈加凸显

来源:湘财证券 作者:蒋栋 2022-07-2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周医疗服务II 下跌3.23%,医药细分板块中跌幅居前上周医药生物报收9384.62点,下跌0.76%,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27位,排名靠后。沪深300指数下跌0.24%,医药跑输沪深300指数0.52%;医疗服务II 报收10010.93点,下跌3.23%;中药II 报收6932.59,下跌0.63%;化学制药报收10442.69点,上涨1.51%;生物制品Ⅱ报收9569.55点,下跌0.70%;医药商业Ⅱ报收5747.28点,上涨1.67%;医疗器械Ⅱ报收7901.77点,下跌1.43%。细分板块来看,医疗服务跌幅较大。

医疗服务板块PE(ttm)环比下降1.72X,PB(lf)环比下降0.23X当前医疗服务板块PE 为51.68X,近一年PE 最大值为99.92X,最小值为43.58X;当前PB 为6.97X,近一年PB 最大值为12.58X,最小值为5.86X。医疗服务板块PE(ttm)环比下降1.72X,PB(lf)环比下降0.23X,医疗服务板块PE、PB 处于近一年底部水平。医疗服务板块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320.89%。虽然静态来看医疗服务板块估值仍较高,但考虑到专科医院及CXO 产业相关公司业绩增速较高,行业发展趋势较好且政策免疫,目前估值已较为合理。

重要资讯? 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7月19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点:1)通知明确要强化医疗服务价格宏观管理和动态调整。要在省级层面统一动态调整机制的具体规则,明确启动条件和约束条件,健全价格调整程序、规则、指标体系。并按照设定的调整周期和触发机制做好评估,符合条件的,及时在总量范围内有升有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确保群众医药费用总体负担不增加。2)医疗服务价格要突出体现对技术劳务价值的支持力度。优先从治疗类、手术类和中医类中遴选价格长期未调整、技术劳务价值为主(价格构成中技术劳务部分占比60%以上)的价格项目纳入价格调整范围,每次价格调整方案中技术劳务价值为主的项目数量和金额原则上占总量的60%以上。3)同时,新增价格项目着力支持基于临床价值的医疗技术创新。要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受理审核进度,切实加强创新质量把关。并对优化重大疾病诊疗方案或填补诊疗空白的重大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4)此外,通知指出,要正确处理医疗服务价格和医药集中采购的关系,明确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各自的功能定位,价格调整触发机制与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不直接挂钩,调整总量不直接平移臵换。

我们认为,本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工作通知是2021年9月国家医保局等8部门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的深化和延伸。旨在通过有升有降的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解决宏观管理相对薄弱、价格杠杆功能发挥不充分、项目管理引导作用不突出等问题。结合7月13日北京医保局关于DRG 付费的除外支付管理办法来看,政策充分体现了对创新型药械及医疗服务项目的支持,预计相关的创新型诊疗项目或以创新药械为支撑的诊疗服务价格有望得到调升,此举也有望打破以往重药不重医而导致的以药养医的问题,医疗服务技术价值有望在医疗消费中逐步得到体现从而有利于具备技术优势的民营机构,此外,对于民营医疗机构其具备技术价值的服务项目也有望得到合理调整。

本周观点近期,医疗服务板块多家公司公布了2022年中期业绩预告,总体来看CXO板块尤其是布局CDMO 的相关公司在新冠药订单催化下业绩表现出众,预计中报表现较好的相关公司板块有望取得较好表现;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相关公司具备技术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也有望得到合理调升,边际利好民营医疗机构,我们长期看好民营医疗服务机构的发展。

展望下半年,预计疫情退潮社会运行恢复正常之后民营专科诊疗需求将迎来反弹;新冠疫情的反复使得新冠体外诊断试剂的需求持续提升,下半年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CL)仍将受益于核酸常态化检测。综上,我们维持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增持”评级,建议关注以下三大主线:

(1)创新药卖水人“CXO”产业链公司:2022年下半年新冠药CDMO 将持续贡献业绩。

建议重点关注临床CRO 龙头公司及后端CRO/CDMO 公司。

(2)民营专科医疗服务:国家继续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民营专科医院受政策压制小,建议重点关注口腔医疗、眼科等专科医疗服务龙头公司。

(3)IVD 产业链下游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随着检验需求及ICL 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国内ICL 行业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

(1)政策变动不确定性;

(2)创新药研发投入不及预期;

(3)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