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石油化工:国家能源局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议点评-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上游和油服企业有望受益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赵乃迪 2022-07-26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 7 月24 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2022 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油气相关规划落地实施,以更大力度增加上游投资,助力保障经济运行和民生需求;大力推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提高海洋油气资源探明程度;大力推动页岩油、页岩气成为战略接续领域,坚定非常规油气发展方向,加快非常规资源开发;大力推动已探明油气资源高效利用, 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点评: 坚守能源安全保障大战略不动摇,大力推动油气相关规划落地实施 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较高,2022年上半年我国生产石油6947万吨,进口石油2.53亿吨,进口依存度高达78.4%。2022年以来,全球原油市场受到供需格局变化和地缘政治态势的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幅度较大,加强国内油气增产保供,有助于降低原油进口依存度,从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降低国际政治和能源供给风险。

在保障能源安全大背景下,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传统能源领域要强调能源安全,保障国内化石能源供给,石油产量力争2022年回升至2亿吨。为实现增产目标,以“三桶油”为代表的我国油气勘探开采行业大力提升上游资本开支,2021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总资本开支分别同比增长2%、24%、13%;2022年,“三桶油”将进一步加大上游投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上游资本开支预计分别同比增长2%、20%、8%。本次会议精神指导下,我国油气行业项目落实将进一步加速,上游投资增长将进一步提升。

加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油气资源探明程度 我国海洋油气储量丰富,但整体探明程度相对较低,石油资源探明程度平均为23%,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平均为7%,资源探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中海油依托优质海洋油气资源,加大勘探和开采力度,产储量增速走在世界前列,2021年油气总产量达到572.9百万桶油当量,2022-2024年三年油气总产量年均增速目标为6.1%。在本次会议精神指导下,中海油将坚守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主力军的位置,努力提高海洋油气资源探明程度,实现海洋油气产储量的稳定增长。 坚定非常规油气勘探发展方向,推动非常规油气成为战略接续领域 非常规石油主要包括致密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气主要包括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等。我国非常规油气储量丰富,2020年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与常规石油资源量大致相当,非常规油气将在战略上为我国油气增产和能源安全保障目标保驾护航。“三桶油”大力投入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成果斐然。中石油方面,“十三五”期间,以非常规油气为代表的低品位资源逐渐成为中石油勘探开发的主体,非常规原油与天然气分别占新增油气探明储量的70%及90%以上;“十四五”期间,中石油油气产量的增量部分将主要来自非常规资源,其中非常规原油与天然气产量分别比“十三五”末增长2倍和3倍。

中石化方面,2021年12月,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白马区块页岩气探明储量新增报告于12月9日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经认定,该区块新增探明储量1048.83亿立方米。中石化历经六年攻克深层常压页岩气效益开发技术瓶颈,截至21年11月,涪陵页岩气田白马区块单井最高累产超3000万立方米,在国内常压页岩气井中处于较高水平。

中海油方面,公司通过全资控股中联煤层气公司进行非常规气布局,2021年,中联公司着力增储上产,实现全年投产640余口井,新建场站3座,改扩建场站3座。2021年12月,中海油中联公司天然气日产气量首次突破1400万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增长40%,增速居全国煤层气企业第一。

投资建议: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坚守能源安全目标,坚决落实油气相关规划,大力提高勘探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海上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开发,上游和油气板块有望充分受益。上游板块建议重点关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油服板块建议重点关注中海油旗下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中石油旗下的中油工程,中石化旗下的石化油服。此外,建议关注专注海外油服和LNG业务的博迈科,温北油田已经量产的中曼石油,深耕射孔技术并布局碳中和业务的通源石油。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大幅波动风险,勘探开发进度不及预期,成本波动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通源石油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