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发电板块:从美、英历史能源转型的路径及驱动因素可以看到政策扶持、技术进步对于转型的催化作用。从能源成本的比较可以看到当前中、欧新能源转型的动力十足。在经历光伏、陆风、海风走向平价上网、补贴逐步退坡带来的抢装潮后,我国新能源转型渐入佳境,行业迈入成熟发展阶段。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将保持高增长态势。新增装机驱动因素包括大基地规划和电力市场建设给绿电带来的利好。建议关注光伏、风电中游产业链(电新覆盖)、建议关注下游绿电运营商三峡能源。
电网板块:电网需求伴随风光大基地建设而起,同时在宏观经济上发挥“稳增长”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电网(特高压)投资有望超预期。建议关注电网建设中主要硬件供应商许继电气、平高电气(电新覆盖)。行业观点中、欧清洁能源转型目标明确、力度更强。欧洲REPowerEU规划至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40%以上(45%最新目标仍在博弈中),实现480GW风电总装机、420GW太阳能总装机;中国规划至2030年,风光装机总容量达12亿千瓦(对应1200GW)。美国虽提出“去碳”步调向欧洲看齐,但在美国能源署EIA的预测下2030年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高于中、欧。中、欧清洁能源转型目标明确、力度更强。以史为鉴,能源转型不变的方向之一是对能源安全的考虑;之二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去依附目标、经济性目标、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共同推动能源转型。(1)英国:80年代受困于本土油气资源投资效益不高而造成国内供给不足、进口增多。在去依附目标下,体制改革政策促进北海油气田的投资;(2)美国:受困于两次石油危机下进口供给不足。伴随技术突破+税收政策扶持,页岩气国内供应短期高增。(3)中国:近10年光伏技术突破+政策补贴,国内新能源装机规模高增,光伏中游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全球市占率高。
去依附和经济性目标是中、欧当前积极转型的动因:ü一方面,对外依附导致化石能源成本高:(1)短期:后疫情时代的需求修复,与俄乌冲突带来的化石能源出口减少形成供需矛盾。具体体现为中国煤炭进口困境,需通过国内增产抵消部分影响;欧洲天然气进口困境,考虑气转煤来降低用气需求。(2)长期:ESG抑制化石能源投资,开采年限要求、储采比数据表明投资不具备长远预期。具体体现为煤炭投资分化、天然气投资滞后。ü另一方面,新能源成本已具备比较优势:中、欧新能源相比化石能源更具成本优势,美国化石能源成本优势在收窄。风险提示电力板块--电源:新增装机容量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景气度不高、用电需求降低导致利用小时数不及预期;电力市场化进度不及预期;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发电企业盈利等。电力板块--电网:装机需求不及预期;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