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天赐材料:锂电材料量价齐升业绩高增,持续扩建产能打造锂电材料平台型企业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赵乃迪 2022-07-1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件1:7月12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8-30亿元,同比增长257.7%-283.3%;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79-29.79亿元,同比增长262.8%-288.9%。2022年Q2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02-15.02亿元,同比增长162.6%-202.9%,环比变动-13.1%-+0.3%。

事件2:7月12日晚,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以全资子公司江苏天赐为主体使用自筹资金在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新材料工业园建设“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改扩建和10万吨铁锂电池回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为12亿元,建设周期12个月。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20万吨/年电解液、5万吨/年铁锂混合粉料、8000吨/年铜粒和4000吨/年铝粒产能。

事件3:7月12日晚,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以孙公司池州天赐为主体使用自筹资金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7.5万吨锂电基础材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为3.2亿元,建设周期12个月。项目建成后将新增7.5万吨/年五氟化磷、26.65万吨/年硫酸和5.85万吨氢氟酸产能。

事件4:7月12日晚,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北天赐(注册资本2亿元),并以湖北天赐为主体使用自有资金在湖北省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建设“年产40万吨锂电池材料及10万吨锂电池回收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20万吨/年液体六氟磷酸锂、5.5万吨/年五氟化磷、1.5万吨氟化锂、20万吨/年电解液、2.5万吨/年磷酸铁和5000吨/年碳酸锂等产能。

点评:电解液及正极材料量价齐升,带动业绩高增。电解液方面,伴随着公司新建液体六氟磷酸锂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公司电解液电解质的自供比例接近100%,显著降低公司电解液生产成本。同时公司电解液产能本身也有所提升,助力产品放量。此外,含有LiFSI配方量的提升也同步助推了部分电解液的产品价格。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Q2国内电解液均价同比提升约12.7%。正极材料方面,公司现有3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受益于磷酸铁销量的快速提升和产品价格的同步增长,预计公司在正极材料业务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增量。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Q2国内磷酸铁均价同比提升约90.3%。公司今年下半年还将投产1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正极材料领域的经营实力。

持续扩建电解液、正极材料及锂电回收产能,覆盖锂电材料全生命周期。截至2021年年末,公司在锂电材料领域的总产能约为20.6万吨/年,同时在建/规划有123.2万吨/年电解液、正极材料等相关产能。伴随着相关产能的逐步投产,公司在电解液及正极材料领域的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巩固公司作为国内锂电材料行业龙头的地位。同时,公司在相关新增产能中也注重在上游领域布局五氟化磷、硫酸、氢氟酸等原料产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电解液产业链,强化公司产业链整体的协同效应。此外,公司在2022年5月、2022年6月和此次公告中分别在广东省江门市、福建省宁德市、江苏省溧阳市和湖北省枝江市进一步规划了多个锂电回收项目,对应锂电回收能力达到40万吨/年,可生产约15万吨/年铁锂混合粉料及其他配套产能。锂电回收项目的规划促使公司产能规划可覆盖锂电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在上游锂源等相关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下,可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解决公司原材料的自供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再度出售,从而提高相关锂电材料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推出新型粘结剂等新产品,打造锂电材料平台型企业。公司于2022年6月召开发布会推出了4种锂电粘结剂、1种NMP替代方案和PACK端的新型封装胶。

此次新产品主要都来自于公司日化材料与特种材料事业部的研发体系,展现了公司整体强大的研发实力。粘结剂方面,公司分别推出了用于LCO/NCM体系的正极粘结剂TinctiveP124,用于LFP体系的PI类正极粘结剂TinctiveT126,用于CMC替代的负极粘结剂TictiveK112和用于SBR+CMC替代的负极粘结剂TinctiveE124。截至目前,公司的粘结剂新品均已具备量产能力且已在多个下游客户端进行测试与验证,用于替代NMP的溶剂产品E100正处于推广使用中。

封装胶新产品则已经与多家客户展开了稳定的合作。此次新型粘结剂等新产品的推出,在公司原有电解液、正极材料、锂电回收等业务的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出了新的业务条线,也再次展现出公司从聚焦于电解液相关产品向打造锂电材料平台型企业的战略转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电解液产品价格的同比提升和公司产能的提升,公司2022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92(上调15.7%)/65.76(上调11.1%)/81.79(上调19.6%)亿元。公司在电解液、正极材料等领域都拥有较大规模的产能规划,伴随着后续在建/规划产能的逐步投产,公司作为新能源材料行业龙头将维持快速增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