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家集采竞争格局落定, 集采已进入常态化新阶段。 快速扩展新产品线、 提升经济效益、 加快药品上市速度是药企面临的挑战也是机遇,对于仿制药从研发到生产端的优质外包服务需求景气度或超预期。
投资要点q 本周热点:第七批国家集采竞争格局落定,关注药企研发多层次需求热点事件: 本周第七批国家集采竞争格局落定。根据要求, 7月 7日前获得国内有效注册批件且满足是原研或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纳入《上市药品目录集》的药品,均有资格参与本轮集采。 截至 7月 7日, 来自超 280家企业的 496个产品将具备竞标资格, 14个品种过评家数超过 10家, 18个品种过评家数小于等于 5家。 7月 12日、 13日,本次国采将在南京开标。
我们认为,集采已进入常态化新阶段,由此催生的药企研发多层次性需求不可忽略。对于国内大部分药企而言,仿制药仍是立足之本。国采中标药品的采购周期为 1-3年,而后续开展的省级/省际带量采购将接续国采品种、补充非国采品种、并探索专项采购,同样为市场份额较小的新入局者提供新机遇。这些后发者通过扩品类并加快产品通过注册审评(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以快速抢占高需求药品的部分市场空间,或拓展新仿药品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截至2022年 6月底,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包含超过 2000个可仿品种且仍在持续扩容,而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包含视同通过)的品种数仅在 800个左右,未来新仿药研发空间巨大。我们认为,快速扩展新产品线、 提升经济效益、 加快药品上市速度是药企面临的挑战也是机遇,对于仿制药从研发到生产端的优质外包服务需求景气度或超预期。
推荐标的:百诚医药;
建议关注: 阳光诺和等。
q 表现复盘: 延续上涨, 医药服务等板块及港股创新药械强势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29%,跑赢沪深 300指数 2.14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 5。成交额上看,医药行业本周成交额为 4780亿元,占全部 A 股总成交额比例为 8.7%,较上周环比上升 1.3pct,与 2018年以来的中枢水平基本持平。估值上看,截至 2022年 7月 8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 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 27.6倍,环比上升 0.4pct。医药行业相对沪深 300的估值溢价率为 128.1%,较上周环比提升 6.5pct,低于四年来中枢水平(177%)。
据 Wind 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医药子行业医疗服务、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领涨,分别上涨 4.2%、 1.5%、 1.5%,生物医药是唯一下跌板块,跌幅为 0.9%。
根据浙商医药重点公司分类板块来看,医药服务、医药商业、研发创新型药企和科研服务领涨,分别上涨 6.6%、 5.2%、 3.1%和 1.7%,生物药小幅下跌(-1.4%)。
从个股看,医药服务板块主要受美迪西(+21.6%)、昭衍新药(+14.6%)、百诚医药(+12.5%)等个股拉动;医药商业板块瑞康医药受阿斯利康新冠预防药物Evusheld 代理权事件影响涨幅较大(+34.2%);研发创新型药企板块复星医药(+10.0%)和贝达药业(+4.9%)涨幅较大;科研服务板块中皓元医药(+20.1%)、百普赛斯(+8.4%)和优宁维(+5.5%)有较大涨幅。
此外,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大幅上涨 5.10%,表现亮眼。个股来看,以港股 18A 为代表的创新药械拉动为主,其中微创机器人-B(+31.0%)、腾盛博药-B(+30.0%)、和黄医药(+19.7%)、科济药业-B(+19.6%)等有较大涨幅。
q 2022年医药中期策略:价值重构,产业拐点国内医药产业升级过程中, 2022-2024年,医药创新升级配套产业链领域迎来更加确定性的景气阶段,这些领域包含了研发(CXO、科研工具)、量产(制造、上游科学工具、装备)等,同时我们也更加关注创新药械在产品研发质量升级、商业化品种放量带来的投资机会(排名不分先后)。
研发: CXO、科学工具等;推荐药明康德、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股份、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美迪西、方达控股、 百诚医药等;
量产: API、制药装备、试剂、耗材等领域;推荐健友股份、普洛药业、仙琚制药、普利制药、华海药业、天宇股份、森松国际、东富龙、泰坦科技、阿拉丁、键凯科技、药石科技、纳微科技、诺唯赞、拱东医疗、海尔生物、泰林生物、楚天科技、奕瑞科技、海泰新光等;
创新: 国际化能力的器械、药品公司;推荐微创医疗、南微医学、心脉医疗,关注迈瑞医疗、佰仁医疗、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方生物等;
其他: 消费、疫苗、医疗服务、创新配套产业公司;推荐万泰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济川药业,关注康缘药业、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片仔癀等。
q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