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年 4月 26日公司发布 2022年第一季报, 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0亿元,同比增长 125.80%;实现归母净利润 2.03亿元,同比增长 162.50%;其中政府补助 0.76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7亿元,同比增长 83.94%,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出货环比持续增长,调整后盈利水平维持高位。预计公司 2022Q1光伏热场碳碳材料销量为 580吨左右,单吨单价约为 75万元。受到碳纤维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产品价格下降、可转债及股权支付费用影响,公司盈利水平有所下滑,但仍处于行业绝对领先水平。2022Q1公司毛利率为53.35%,同比/环比-9.13/-2.20个 pct,受到政府补助确认收入大幅增加影响,净利率为 44.96%,同比/环比+6.24/+7.91个 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30.33%,同比/环比-6.90/-3.48个 pct,若剔除可转债及股权支付费用,调整后扣非归母净利润率约为 38%,盈利能力仍维持在高位,成本管控能力、规模效应尽显。
股份回购彰显信心。2022年 4月 26日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8,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 1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300元/股,回购期限为回购方案之日起 2个月内,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本次回购的股份拟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
平台化加速发展,多领域进展超预期:光伏热场:目前,公司通过设计和制备的工艺创新,在光伏碳碳热场领域在规模、成本及技术研发实力方面已具备了绝对优势,市占率有望进一步快速提升。我们判断在光伏热场方面公司将聚焦以下三点:1) 进一步丰富热场产品类型及尺寸,加快新一代碳碳加热器验证,扩大碳碳热场市场份额;2)加大创新设计投入,提升碳纤维原材料利用率,巩固成本优势;3)推进高纯碳碳热场在 N 型硅片拉制炉的大规模应用,抢占市场先机,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摩擦制动:
公司自主研发了高性能碳/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实现了低成本的碳/陶复合材料的制备。目前公司碳/陶刹车盘产品已取得 IATF16949认证, 标志着公司取得了进入汽车供应链的通行证,相关产品正加速导入国内龙头车企,有望在 2022年下半年实现小批量销售。氢能:公司在氢气回收提纯制备、碳钎维储氢瓶制备、氢燃料电池用碳纸均有布局,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国内氢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氢气回收提纯、碳纸业务有望在 2022年陆续放量。半导体:公司持续加大碳基复合材料部件在半导体用晶硅制造热场系统应用拓展,销售收入持续高增长,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方面,公司与天科合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系列产品,推动碳基材料在第三代半导体长晶系统应用,主要包括粉体材料、保温材料、热场材料等。
盈 利 预 测 及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计 2022-2024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19.09/28.69/36.40亿元,同比增长 42.7%/50.3%/2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16/10.26/13.01亿元,同比增长 42.8%/43.3%/26.8%,对应 EPS 为 8.92/12.79/16.22元,对应 PE 为 20X、14X、11X。低成本的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制造技术壁垒较高,大尺寸高纯碳/碳热场成长性突出,公司为国内先进碳基复合材料龙头,成本、盈利能力优势显著,规模优势快速扩大,技术领先地位稳固,叠加新材料平台化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多领域进展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碳纤维价格波动,政府补贴不可持续等。